近20、30年來,香港人很少提及胡適。筆者讀中學時,胡適是個了不起的文化人物。記憶中胡適的文章不下3、4次被採用為課文,老師甚為重視。
香港大學曾頒授名譽法學博士給胡適。胡適一生言行和事業複雜繽紛,本文則只談胡適推動語體文(下文配合胡適稱「白話文」)的功過得失。如今胡適逝世快將60年,和當日距離遠一點,事情反而可以清晰一點。
文學改良芻議四大主張
胡適1891年生於江蘇,19歲獲庚子賠款名額留學美國,先修農科,後轉至哥倫比亞大學讀哲學,他通過博士答問後即應蔡元培之聘回北京大學任教。胡適1917年在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胡適倡議為學的四大主張:
一、擁護科學民主;
二、輸入西方理學;
三、整理國故;以及
四、再造文明。
當時引起學界、文化界以至整個社會極大回響。其後胡適並作為《新青年》編輯之一,推動白話文(註)寫作。1919年發生學生主導之「五四運動」,胡適與陳獨秀等人主張向西方學習,徹底摒除舊禮教的桎梏,推動白話文文學,揚棄中國固有傳統文言古文,掀起文學改革狂燄。後來胡適在自傳中稱此次運動為「中國文藝復興運動」。
白話文的文學革命
胡適以北京大學作為基地,發動一場席捲全國的新文化運動。胡適認為「文言文是半死的語言」,中國「中古以後的語言工具已經不夠用了」和「只有用白話文寫的文學才是最好的文學和活文學。」1917年〈文學改良芻議〉刊出後,在中國文化界引起極大的反應。他主張文章八大建議為:
一、須言之有物;
二、不摹倣古人;
三、須講求文法;
四、不作無病呻吟;
五、務去爛調套語;
六、不用典;
七、不講對仗;以及
八、不避俗字俗語。
從八大建議中,可見針對尸居餘氣的古文學(古文學中當然還有許多精粹作品),呈現一種新氣象。當時除了《新青年》為白話文鳴鑼擊鼓外,北大一些成熟的學生如傅斯年、羅家倫、顧頡剛等人發行一份稱為《新潮》的學生雜誌響應。1919至1920年兩年間,全國大小學生刊物約共400餘種,均以白話文撰寫。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國,國民小學第一、二年級教材,必須完全用白話文。1922年以後,所有小學教材都要以白話文為準。今見到的民國初年教科書,素質甚佳,至此,胡適推動白話文之文學革命,可謂夙願以償,十分成功了。
「我手寫我口」非完美指標
胡適推動白話文,首先喊出「我手寫我口」和「文語一致」的口號,希望和英語一樣口筆一致。在說北京話的人看來沒有問題的,不過說粵語的人便不能我手寫我口了。因為書面語「我們」粵人說「我哋」,「吃飯」說「食飯」。其他省份說方言的人,也遇到同樣問題。筆者早已撰文應改為「我手寫我心」了。即使有人能「我手寫我口」,文筆卻常顯得淺露。
缺失可補 功勳長存
胡適倡導文學革命,使人忽略文言古文的價值,筆者認為是他的重大缺失。可能矯枉必須過正,今日難以深責,可幸今人可以為之補缺。胡適促使白話文在今日社會流行,是其不可磨滅的功德。因白話文廣泛普遍的應用,間接幫助我國掃除了一半以上的文盲,功勳卓越。所以筆者仍認為他是個文化偉人,希望沒有過譽。
註:筆者還記得小學畢業時考試,試卷上要求寫上數百字語體文。好友在旁輕聲問,什麼是語體文?我說:是白話文。他立即放心了。個人猜想,當時胡適說的「白話文」,是北京的白話,並非蘇州的白話,也非廣州的白話等等。所以後來學界改稱之為「語體文」,適合全國通行。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