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後,辛丑牛年便成為「舊歲」了,送牛迎虎,筆者在此預祝各位虎年吉祥,事事順心。
獲教育局選為初小教材
「舊歲」,讓筆者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王安石在47歲時,受皇帝的賞識,從一個地方小官,跳升(越次入對)為翰林學士兼待講,第2年他向皇帝上書,主張變法以解決國家面對的政治、經濟及國安危機,獲得皇帝的認同,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唐宋時期的官職,相當於今天3司13局的司長級/局長級官階)。
那年新年,他見到春節元日民間歡樂熱鬧的景象、萬戶更新迎春的氣氛,聯想到他提出的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而作了《元日》這首為人稱道的七絕。
今年年中,教育局為配合配合中國語文課程的實施,前所未有地提供93篇文言經典建議篇章,要求學校在2024/25 學年或以前,逐步加入在課程內,好讓學生透過學習這些經典文言作品,掌握中國古典文學和文化的內涵。王安石的《元日》被教育局選入第一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指定篇章。從這首詩的內容看,筆者覺得這首詩入選的原因是其內容與中華文化的春節習俗有關。這首是這樣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詩中習俗 鮮見於香港
「元日」是指大年初一。回應詩的題目,詩的內容描述了時人(宋朝人)在元日的幾個典型風俗:「放爆竹除歲」、「喝屠蘇酒」和「換新桃符」。詩句也顯出當時民間元日(大年初一)喜氣洋洋的氣氛。對於詩中所述及的過年的習俗,除了「喝屠蘇酒」以外,香港人也有一點承傳。
可事實是這些元日的春節文化習俗,在香港正慢慢淡化或改變。香港早已沒有 「爆竹聲中一歲除」了,要感受「放爆竹除歲」,就要到澳門去;至於「新桃換舊符」,換的不是「桃符」,而是揮春;「喝屠蘇酒」,則完全沒有。
就詩中「春風送暖入屠蘇」這一句,教育局在所提供的「賞析」語譯是:「春風吹拂着,彷彿把陣陣暖意吹進了屠蘇酒,闔家大小喝了,頓時感到暖洋洋。」對「屠蘇」一詞,教育局提供的注釋是:「酒名。中國古代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裏,元旦日取出來,全家按次序由幼小以至尊長喝屠蘇酒。」
補充教育局的「賞析」,筆者參照唐代孫真人的《屠蘇飲論》如下:「屠蘇酒是用多種中藥組成的『八神散』,放入紅布囊,除夕傍晚吊在井中,元日取出,連囊浸於酒中。飲屠蘇酒的習俗,飲之前,先祈禱:『一人飲之,一家無疾;一家飲之,一里無疾』,祈禱後由家中年紀最小的向東方依次輪飲,然後將藥渣囊懸於大門避疫病,3日後棄掉到井中。」
這是元日向家人和鄰里表示關懷的「民族情的習俗文化」,也和應詩句中的「暖」。當下以經濟為主導的香港人,春節的習俗,除了口頭上一句「恭喜發財」外,卻沒有對春節的「民族情的習俗文化」的承傳。
經濟主導生活 不重保存傳統
至於詩中的描述民間在元日那天,除下那繪上神荼、 鬱壘(傳說中兩個除惡鬼、驅疫癘的仙人)舊「桃符」,換上新「桃符」的習俗,已不復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換掉舊的春聯與揮春。而揮春也由傳統書法書寫成的揮春,變成大量印制的商品。
對於過年習俗的改變,筆者記得去年年初一早上到相熟的茶樓喝茶,茶樓的待應們每見到客人,便群起走向客人「拜年」,按節日的氣氛,一般客人會給他們紅封包。筆者在當天見到,其中一位年輕的待應收到客人的紅封包後,便急不及待的暗暗拆開紅封包,發現紅封包內沒有錢,只有一張寫着「主恩常在」的紅紙條,登時臉有慍色。
雖說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流之地,也不應鼓吹以金錢換取特殊服務,但保存傳統,在節日文化習俗上,是不是該以傳統文化習俗為重心?
教育局推出93篇古詩文「建議篇章」,目的除讓學生感受作品的語言文字美和思想內容美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認識、承傳優秀的中華文化,培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在中華文化面對西風的衝擊,年輕一代熱衷於西方節日文化,對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底蘊缺乏了解和認同的今天,作為老師,是不是該引導學生欣賞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長善」與「救失」呢?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