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個關鍵詞來描述今天整個中國社會的動態,無疑是「創新」。自上到下,世界上沒有一個社會像中國那樣強調創新。創新已經不僅是一種流行的主流話語,更是人們日常行動的驅動力。對中國政府來說,創新至少包含如下幾個重要目標。
創新於社會極其重要
其一,實現可持續的社會經濟發展。根據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國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也就是「兩個一百年」中的第一個一百年。具體來說,就是要從目前人均國民所得7,800美元,提升到12,000美元的水平。在實現全面小康之後,還需要把國家從小康社會提升到高收入國家。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這裏,創新是關鍵。無論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還是把自己提升到高收入經濟體,這個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習近平提出中國要實現從數量經濟到質量經濟的轉型,創新是實現這個轉型的最有效途徑。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中國已經擁有龐大的中產階級,需要消費高檔的消費品。但中國的經濟還沒有能力生產這些。這是供給方面的問題。中國的消費者還需要到日本購買馬桶蓋、電飯煲這樣的產品。如果要生產出歐美那樣的名牌服裝、名牌包包等需要很長的歷史積累的話,生產馬桶蓋和電飯煲那樣的產品只是技術問題。這表明中國的創新擁有很多的空間,所缺少的只是沒有關註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罷了。現在的情況可以說,供給落後於需求。要改變這個情況,就要通過創新改變供給側情況。
其二,創新有助於培養新一代企業家。中國企業家群體的現狀令人擔憂。改革開放以來 ,企業家群體的產生已經經歷了三個浪潮。第一個浪潮是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主要是當時所說的「萬元戶」,回鄉知識青年、鄉鎮企業、農村背景的商人等等。第二個浪潮發生在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之後,大量的社會群體進入商海,包括從政府「下海」的官員。第三波是新世紀以來的高科技產業,尤其是互聯網產業。這三波浪潮和政府的政策有緊密的關聯。
不過,第一和第二兩波的企業家現在面臨很大的困境。他們中的很多人年事已高,已經沒有再投資的動力,基本上已經成為一個消費群體,而非創造群體。也有些企業因為企業家本身的知識結構等問題,產業升級出現問題。同時,他們的後代即「富二代」也很難找到幾個比較出色的,也就是他們的接班人出現了問題。而第三波產生的企業家儘管很活躍,但也很難支撐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一波企業家裏有些高科技企業,但大部分還是在服務業。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希望通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浪潮來培養新一代企業家的產生。
第三,對政府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體制創新。最近提出的「供給側改革」意味深長。它意味着,政府要通過「供給」方的創新來推進體制的改革,把國家的改革推上一個新的階段。實際上,從政策的角度看,這也就是鄧小平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實踐邏輯,即通過創造新利益來克服既得利益對改革的阻礙。任何國家,改革總是要遇到既得利益的阻力的,因此必須尋找到可以克服既得利益阻力的有效方法,否則改革就是不可能的。
中國從改革開始都是通過培養新利益來克服老利益的阻力的。沒有任何一種老利益可以放棄自己的利益,只有當新利益發展起來,並且對老利益構成有效壓力的時候,老利益才會接受現實,進行變革。同時,也必須意識到,改革老利益也是有成本的。這個成本由誰來承擔?這也是改革者必須考量的問題。培養新利益,不僅可以對老利益構成壓力,而且也可以讓新利益來承擔因為改革老利益所帶來的成本。
頂層設計缺落實細節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為了進行改革的頂層設計、克服改革過程中的既得利益阻礙和推進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等,進行了有效集權。現在頂層設計已經到位,開始把重點轉移到政策的執行。五中全會所通過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可以說是行動綱領。不過,執行仍然面臨很大的阻力。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