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李美賢:日常用語尋根 追溯文化源流〉
前文提到,李美賢老師應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邀請,演講「中華文化的探本溯源」,以日常生活用語,深入淺出介紹文化源流。
李美賢老師說,唐代的貴族婦女不僅愛穿石榴花汁染色的紅裙子,衣裳還帶有寬闊的袖子,稱為「袂」(粵音讀如「弭」)。唐代詩人孟浩然有詩句「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春情》);白居易的《長恨歌》也有云:「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此外,唐代婦女還流行臂上帶「跳脫」或「臂釧」作為裝飾。早在東漢時期,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有言:「釧,臂環也。」
「洗盡鉛華」來自美白化妝品
李美賢老師又說,晚清的宮廷衣着是很講究規矩的,不像今天的電視劇宮女打扮像妃嬪,事實上宮女衣着簡單樸素,平時也不能塗胭脂水粉。慈禧太后注重衣飾是出了名的,她的衣著也顯示她漢化的程度,例如袍袖寬大,衣服上有漢文「壽」字圖案裝飾等。
古代婦女對化粧也是很講究的,婦女化妝搽在臉上用於增白的一種粉劑含鉛,會在粉盒邊形成「鉛花」(古代「華」字同「花」字,例如《華嚴經》)。成語「洗盡鉛華」便是指卸去外表華麗的裝扮,恢復本來樸素的面目。宋代陸游《秋波媚》一詞即有「鉛華洗盡,珠璣不御,道骨仙風」之句。
前文談及胭脂在西漢年間由甘肅河西走廊的焉支山傳入漢地,至唐代達到高峰,婦女有各種脂姻妝容,包括「桃花妝」、「飛霞妝」、「醉妝」等,淡妝濃抹,不一而足。
「探花使」受唐朝女子青睞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人孟郊這首《登科後》,寫盡了金榜題名後的歡快心情。原來唐代進士及第後,會舉行「探花宴」,事先推舉同榜進士的年輕英俊者為「探花使」。遍遊名園,採摘鮮花,而唐代女子以眉、唇印傳情,韓偓因此有詩句:「黛眉印在微微綠,檀口消來薄薄紅。」(《余作探使以繚綾手帛子寄賀因而有詩》)
唐朝女子還有具特色的「梅妝」,就是在額上描上或用「貼紙」印上「花鈿」裝飾。據《太平御覽》卷三十 《時序部·十五·人日》引《雜五行書》所載:「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李美賢老師指出,當時所有流行樣式,都是宮廷傳出。唐代「花鈿」圖案亦多種多樣,呈現千姿百態的特色。《木蘭辭》中描寫木蘭回復女裝時,「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花黃也就是額上的裝飾。古諺有云:「今朝白面黃花姐,明日紅顏綠鬢妻」,因此也就有了「黃花閨女」這一成語。
除了脂胭、紅唇和花鈿,唐代女子還會用青黑色的黛石來畫眉,古代婦女的眉形也多姿多采,一天換一款也沒有難度,據說漢武帝、隋煬帝、唐玄宗都是「眉癡」,而長安有女子也天天換新「眉」,以為時尚。
金戒指原是「禁戒」皇帝「染指」
現在人結婚有交換戒指的儀式,原來古代的戒指(戒止)另有深意。東漢許慎在《五經要義》有云:「古者妃妾當御,以銀環進之。娠(懷孕)則以金環退之……則戒指乃以幸女子者。」原來金戒指曾是「禁戒」皇帝寵幸「染指」某位后宮佳麗的意思。
對於中國人來說,吃飯起居都有深意,例如「筷子」原作「箸」,據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記載,「箸」與「住」同音,古人「舟行諱住」(停止),於是改用「筷兒」。結婚雙雙對對,送一對「筷子」給新婚夫婦,是寓意「快快生子」。
韓國傳統婚禮保留「奠雁禮」
古代「找對象」結婚要有「三書六禮」,所謂「三書」,即聘書、禮書、迎書;「六禮」即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不過,到後來已簡化為「三禮」,即納采、納徵和親迎。有些禮俗流傳海外,被一些亞洲國家保留。例如古代婚禮,男方獻雁給女方作為見面禮,稱為「奠雁」。唐代李端有詩〈送黎兵曹陝府結婚〉曰:「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韓國的傳統婚禮就保留了這種「奠雁」之禮,不過活雁換成一對木雕的雁罷了!
又有許多人以為餐匙、餐叉、和菓子(わがし)、冰淇淋都是「舶來品」,即外國的東西,不料李美賢老師卻「拿出證據來」,說明這些東西在中國都是「古已有之」,甚至比西方十世紀的拜占庭帝國使用餐具還早。
事實上,唐代的長安,人口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都會,中華文化的許多方面,既為外國人吸收(例如日本遣唐留學生阿倍仲麻呂、龜茲國出生的高僧兼翻譯大師鳩摩羅什等),也吸收了許多外國文化,例如今天我們常用的成語、日常用語,都源自漢譯的佛教詞彙(見下圖),例如「胡說八道」是「胡人」說佛教的「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因為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中外交流應是常態,拒絕交流才是不正常吧!
中華文化的探本溯源(二之二)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