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的實踐和教育

創新教育必須是一種超越教室和機構的合作,帶領學生走入社區,我們才能應對我們目前面臨的全球挑戰和機遇。

近年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逐漸走入大家的視野。去年我在「香港教育3.0」專欄已提過,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非常複雜,社會需要培育「通才專家」(general specialist)這類新型人才。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透過社會創新來重新啟發、設計、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以重塑我們的社會生態、資源分配模式、以及經濟和文化系統。

社會積極推動創新項目

事實上,現時本地大學、創科生態系統(如數碼港、科技園)、政府、甚至商界,已開始關注社會創新和動用資源去推動與之相關的項目,不少機構更設有培訓計劃、加速器(accelerator)、商業計劃比賽和可觀奬金,以支持具潛力的項目和團隊將他們的理念和計劃,轉化為實質的社會創新產品和服務。

社創基金(SIE Fund)便是一有力例子,它透過推動跨界別合作和借助協創機構的社會資本,支持不同種類和發展階段的社會創新項目,以達致「扶貧、防貧、防止社會孤立、促進共融、提升市民福祉,以及加強社會凝聚力的效果」。根據其官方網站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9月,共有280個項目獲得資助。

不少人認為社會創新主要由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或NGOs發起,其實不然。只要有使經濟、社會和地球(如氣候、環境、生態)受益的想法,並有計劃把現有技術和經驗轉化,任何公司或團體也能夠做好社會創新,正因為「家家能做社會創新」,我們更需要重視創新敎育,讓教育機構和相關團體去培育、激勵、幫助更多具創意的有志學生和企業家參與及推動社會創新,並將其普及化。

社創基金透過推動跨界別合作,支持不同種類和發展階段的社會創新項目。(社創基金圖片)
社創基金透過推動跨界別合作,支持不同種類和發展階段的社會創新項目。(社創基金圖片)

創新教育的重點

創新教育的目標是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而不是績效提升。後者是社會創新項目領導者時刻需要思考的功課,前者則是啟迪和建立未來社會創新人才庫。目前,許多社會創新項目都專注於創辦新興企業以及其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技術含量等,較少投入資源去協助學生了解目標問題所在的格局和系統、發展協作能力、學習與影響相關政策、研究行為改變和創新技能等。

總體而言,創新教育需要以人為本,其方向和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點:

  1. 讓學生深入了解切身的社會性問題
  2. 啟發他們提出具可持續性的創新計劃
  3. 使他們學習和累積計劃落地及營運經驗

Farmunity植根社區

我和水耕細作(Farmacy)團隊嘗試將我們的城市農業科技和過去幾年與不同教育機構合作所累積的經驗進行審視與結合,並轉化成一個創新教育的項目──「Farmunity植根社區」。

Farmunity的目標簡單明確:運用穩定的植物生長環境控制技術,組織學生團隊去營運在校園內建立的室內農場,並將種出來既安全又高質的新鮮蔬菜,以十分相宜的價格供應給社區內的低收入家庭和長者。

學生能學習到最新的農業科技外,更重要是協助他們建立一個社會創新項目所需要的能力(就是”capacity building”),同時直接向社區的目標群體供應能提升他們生活質素和健康的創新産品、並為地球減少不必要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這個系統框架下,我們的創新教育首先要求學生分析他們目前對本地貧富差距和農業發展等議題的理解,並創造體驗式教育的機會:讓學生走出課堂,進入組織和社區,與相關持分者接觸和學習。

例如,讓學生親自到社區食肆和安老院推銷、派發自家的農產品,並邀請「客戶」提供意見以改善產品品質和營運模式。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年輕人創造雙向學習和價值,讓社區持分者更深入地參與到學生的持續學習過程和社會創新項目的內容及價值建構。

水耕細作是亞洲首間在城市中創建分散式可移動店內農場的科技公司。(數碼港圖片)
水耕細作是亞洲首間在城市中創建分散式可移動店內農場的科技公司。(數碼港圖片)

集體創新思維

企業之間往往相互競爭,試圖透過產品差異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來「贏得」利潤和發展空間。我和團隊認為這種傳統的企業競爭觀念不應是社會創新的核心價值,反之,我們深信創新企業之間需要樹立一種合作的心態,因此在整個Farmunity的教育過程中,我們經常提醒學生可以從他人的技術、管理和努力中學習,甚至在這基礎上提升企業核心能力──這是我們一直倡議的「集體創新」思維方式。

我們傳統的教育模式需要質的改變,讓學生認識及深入分析問題,運用適當的戰略、技術和方法,對現實世界產生具影響力的正面影響。創新教育必須是一種超越教室和機構的合作,帶領學生走入社區,我們才能應對我們目前面臨的全球挑戰和機遇。

我感到非常鼓舞的是,香港愈來愈多年輕人和具影響力的領袖,對社會創新的興趣和關注愈來愈大,這將是本地創新教育發揮其潛力所需的催化劑。

麥嘉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