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科學夢 志成棟樑材──專訪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主席唐偉章教授

唐偉章教授認為,香港有獨特的優勢,例如已經舉辦了近20年的邵逸夫獎,培養了很多科研人才,因此年輕人可以很容易就跟優秀科學家接觸。科學和教育也不是一步登天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提供機會。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寫過一篇作文,名叫「我的志願」。有些人夢想將來成為老師、醫生,甚至是設計師。但會不會也有人懷着「科學夢」,立志成為像高錕先生般傑出的科學家呢?

青少年身上充滿無限可能,亦是社會未來的棟樑。近年來,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科學人才,政府亦於創新及科技行業投放不少資源。其中,《財政預算案》就預留4000萬元,推行由創新科技署管理的創新及科技基金,旨在安排修讀STEM的學生體驗與創新及科技相關的短期實習工作,以此啟發他們對創新科技的興趣和潛能。

除了政府的大力倡導,香港還有一班有心人,成立了香港桂冠論壇,以推動香港科學發展。作為聯繫當代和新一代科研領袖的世界級交流盛會,香港桂冠論壇希望通過豐富的活動以提升年輕一代對科技領域的認識和興趣。

年輕人總是敢於做夢,滿懷一腔熱誠。論壇委員會主席唐偉章教授認為:「他們缺的只是機會,我們提供一個平台給他們培養興趣,發展專長。」香港桂冠論壇每年都會邀請邵逸夫獎各屆得主出席,為年輕的科學家和學生架起與資深前輩交流的橋樑。

香港桂冠論壇今年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獲獎科學家和學者,與學生交流。
香港桂冠論壇今年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獲獎科學家和學者,與學生交流。

「智者‧智講」創意雲集

在今年的11月16至18日,論壇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前奏活動「智者‧智講」,吸引了將近700名參加者出席實體研討會和網上對談會。

「這些活動十分適合年輕人參加,對於還沒有對科學產生興趣的,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些機會啟發他們;對於已經熱衷於科學的,我們希望科學家的分享能激勵他們進步,」唐教授直言。

為期三天的「智者‧智講」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獲獎科學家和學者,與參與者分享他們在生命科學與醫學、天文學、數學科學的研究課題和應用。除此之外,當然少不了深入交流彼此在研究期間的心路歷程,以及在追求知識過程中的獨到見解。

唐教授認為:「香港有獨特的優勢,例如已經舉辦了近20年的邵逸夫獎,培養了很多的科研人才,因此年輕人可以很容易就跟優秀科學家接觸。」他亦分享稱,首屆香港桂冠論壇將於2022年11月7日至12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200位青年科學家可以與一眾邵逸夫獎得獎者進行互動交流。

唐教授指出:「國際會議能讓各國的科研人才交流意見,從而誕生新的思維。本地年輕人的機會多了,發展也會更好」。因此,教授鼓勵年輕人在參與這些研討會時把握機會學習、交流,透過吸收新的營養從而讓自己成長。這些想法會成為埋在心裏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長大。

為期三天的「智者‧智講」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獲獎科學家和學者。
為期三天的「智者‧智講」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獲獎科學家和學者。

女性力量 引領科創

談及創新科技行業,大部分人第一時間都會聯想到男性科研人員,因此有人擔心女性在這一行業會面對重重挑戰。唐教授卻指出:「在一些科學領域,例如生物科技,科研人員卻是女性為主。此外,屠呦呦更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中國女性科學家,可見女性科研人員在崗位上閃閃發光。」校長勉勵各位學生,不論男女,只要對科學感興趣,都十分歡迎他們加入科學的領域,發展對科學的熱愛。

論壇來年都會繼續舉辦新的活動,例如「探索新視野」和「科學界女強人──女性多年來在科技領域做出的貢獻」。前者旨在讓對科學有興趣的學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設施和真正實驗室,後者旨在透過展覽和研討會,介紹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傑出女性科學家,以肯定女性在科技領域做出的巨大貢獻。

近幾年香港學生的科學數學成績在國際上表現不佳。2019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顯示香港小四學生的數學成績排全球第2名;中二學生則排在全球第5名。然而,科學成績退步十分明顯,本港小四學生的科學成績排全球第15名,較上屆倒退10位;中二學生則排全球第17名,較上屆倒退11位。

關於國際排名,唐教授有這樣的看法:「我們沒有氣餒,這些排名反而提醒我們需要做得更多,我們有了進步的動力。科學和教育也不是一步登天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提供機會,舉辦不同的活動培養我們的下一代。」

屈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