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科本導向」的科普融合

科技發展源於科普探究,為貫徹個人倡導低成本、低技術、普及推廣的科普教育理念,下面介紹另一種以美術學科為本,融入基本科普學習元素的幾類課題選擇,並討論各種美術創作應用在學與教上的可行性安排。

關於「科技賦能現代美術教育」這個主題探究,不同篇章都分別說明,科技應用只是完善課程與教學規劃的另類輔助、另類選項,美術老師最重要還應該關注課堂學習能否貫徹美育本質,做到美、術、教、育四大學習範疇的有機整合。

重視美術教育主導

因為從內地和本地的課堂觀察,校內、校外美術教育有很強的技術主導傳統,容易忽略多元目標的培養,所以在引進創新科技時,也很容易墜入不少STEAM教育傾向硬件為本、科技主導的偏差。

另外,明白、關注美術學科應有的角色及自身學習目標也很重要。因為看過不少藝術學科參與的綜合學習教材,或聲稱融入藝術創意元素的STEM課程,美育每每成為一種割裂式設置,或附屬式安排,未能充分體現審美教育,讓學生達成審美認知、審美趣味、審美修養、審美判斷的綜合能力,「美術」可能只是製作成品/產品的一種裝飾元素。

而筆者在過往系列文稿提及多項熱門的創新科技、簡介不同科技項目的發展源流及對學與教優化的案例;以及延伸至美術學科的課程與教學創新嘗試。這種文稿重點撰寫模式,目的是想提升有意進行科技應用老師的認知水平,以及明白在提高學習效能的可能性,增加推動美術教育融合科技學習的信心。

同時,也期望在進行跨學科的課程設計,或者STEAM教育的綜合學習規劃,能夠掌握以美術教育為主導的學習安排,展現藝術與科技的有機融合。

關注教師科普素養

筆者在另一個「STEM+教育初探」主題文稿,有一篇介紹校本教師培訓安排(〈STEM教師帶課能力的考驗〉),指出若果學校想認真推動STEM教育,最理想是能夠做到「全民STEM」,所以設計了一個四層金字塔式漸進培訓模型。

提出要為全校STEM發展打好基礎,應該先讓不同學科老師,盡量思考和發掘自身學科的「科普元素」,與及用來發展成教材的可能性;進而了解如何融入不同STEM主題的跨科學習安排;繼而能夠主動設計,或是被動配合,自主編寫PBL專題探究方案;最後掌握加強創意解難學習目標的方案設計。

四層金字塔式漸進培訓模型。(作者提供圖片)
四層金字塔式漸進培訓模型。(作者提供圖片)

在美術的科普融合的課程發展,當然也可以用相同概念和方式去思考。過去四篇美術學科在創新科技應用的盤點文稿,已集中回顧有關硬件及硬科技的High-Tech Art及Low-Tech Art案例。美術教師可以按自身的條件和學校的資源漸進嘗試、演化,這是其中一種美術為本切入科技應用的方式。

科技發展源於科普探究,為貫徹個人倡導低成本、低技術、普及推廣的科普教育理念,下面介紹另一種以美術學科為本,融入基本科普學習元素的幾類課題選擇,並討論各種美術創作應用在學與教上的可行性安排:

美術科普融合選項

一、科普主題

筆者在過去討論STEM+教育的文稿曾提及,沿用學科原來的課程內容及學習形式切入科普教育的嘗試,是比較簡單和直接的方法。介紹過內地有若干中小學在美術課上以加強科普主題的美術教材,作為STEM教育校本發展的起步,也取得相當明顯的效果。

例如用「我的機械人朋友」、「嫦娥征月之旅」、「深海潛行」,作為各年級繪畫教材的主題,加強學生對現代科技發展的關注;用「十兄弟」、「機械移動城堡」、「針孔攝像器」,作為雕塑創作、立體設計、工藝設計等教材,讓學生嘗試掌握造型結構、活動部件製作、工藝及科技應用探究。

用「四維空間」、「廢物樂隊」,以探究立體主義繪畫、組合式立體造型創作,促進學生對空間意義及環保和藝術融合的探究。以上都是中小學美術老師及一般學校條件容易開展的科本基礎科普教育。

二、科普概念

另一種教材設計處理(Approach),可以是直接將一些合適的科普概念,應用到美術課程與教學的安排中,例如以前提及的「黃金分割」經典審美概念,可以用在美術評賞教學、圖案設計教學、攝影教學、自然界造型探究等。

上一段提及的「針孔攝像器」亦是鏡像透視概念應用的例子;不同的錯視藝術(Optical Illusion Art),都是緣於維克托・瓦薩雷里(Victor Vasarely, 1908-1997)對科普探究的「視覺動力學」概念。筆者曾用「開心跳彩虹」為主題,便可以在幼教編寫融合閱讀、色彩科普、繪畫學習、音樂與舞蹈等範疇的綜合學習STEAM教材。

其他例如:光繪塗鴉、顏料熔繪、陶釉變色、數碼版畫、石膏雕塑、矽膠面譜、靈動吊飾、聲光裝置等等中小學普遍存在的美術教材,都融入不少基礎科普概念和技術,應該在美術學習上佔有更好的比例。

三、科普技術

當然,科普技術的應用,對提升美術教育科技化、現代化程度,都可以產生直接效果,並可以同時涵蓋科普主題、科普概念兩種應用形式,以及不同科普器材、科普技術的接觸和探究。

回應科本處理這種模式,上世紀流行一時,主要試利用聲、光、電等非傳統藝術形式,來描繪時間和空間元素的動態視藝作品,值得現在的美術老師再加探究和利用。其他如利用「數碼圖像」去發展的數碼繪畫、動畫設計、短片創作、多媒體實驗、互動藝術裝置、美術編程等等,都是可以發展的Low-Tech Art。

筆者也曾設計一個「我的夢想號──最佳摺紙飛行器」STEAM教材(〈低技術、低配備,普及推廣STEM+教育〉),主要配合一般小學學與教條件,編成有趣的美術科本導向的科普PBL教材。若有條件再進一歩利用電腦及相應軟、硬件,配合開放性或限定性網絡平台,能夠升級進行的High-Tech Art學習及創作可能性便會更多。

「無紙美術」也是一個可以再深入發掘的Art-Tech課題,拓展更多利用科技硬件和軟件表現的創新美術科學習內容。

下一篇文稿會試從另一個角度介紹如何進行美術科普融合,回應「你們的藝術教育裏,科技出席了嗎?」這個詰問。

「亞太創藝談」系列之34

林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