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維初探

設計思維是有系統地思考出創新的計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以需求者的需要為核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及合作,重新了解要解決的問題,再共建解決方案。

近日有機會回到大學進修,回首往昔離開校園已20多個年頭,猶記得大學生活的姿彩,真嚮往與同學在大學講堂內一同專注學習,亦於課後一同討論與反思的生活,不亦樂乎。適逢前一周,筆者有幸參與由教育局主辦的課程,能數天與其他校長一同在大學上課,朝九晚六,就像當年大學生活一樣,既享受又充實。

過去多年,雖然一直都有參與進修,但能夠整天專心學習卻是少之又少。該課程的重點是介紹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它的主要理念,在商界已運用多年,亦有不少寶貴實例。這課程既介紹理念,亦著重應用,更讓參與者有機會實地考察商業機構的運作及彼此交流。因此,筆者亦嘗試在此簡述所學,把有關的概念以學校例子構思可行策略,期望能學以致用。

設計思維發展至今有多種的說法,但大致都離不開創始人David Kelly的5大步驟:同理心、定義需要、創意構思、建立模型與測試。設計思維是有系統地思考出創新的計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以需求者的需要為核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及合作,重新了解要解決的問題,再共建解決方案。

同理心(Empathize)

以學校為例,由於學校每年均有不同類型的問題收集學生的表現,當中有可能會從問卷數據中發現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不足,若想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從學生及相關重要的人身上找出學生的真實需要,當中需要以同理心去了解學生。

我們不能因為學生缺乏歸屬感而只從教師會議中以慣常的思維去作出假設,然後商訂方案,我們應該透過與學生及相關重要的人物互動,如傾談、觀察等方法深入他們內心,去體會、了解及發現學生真實問題與需要。假如現在我們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昇小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我們可以開始設計一些問題,向學校的不同持份者進行訪問,例如:

向學生可以提問:

  • 「你」最期望在學校的生活是什麼?
  • 如何令「你」最享受學校生活?
  • 「你」曾經遇過最不愉快的校園生活是什麼?
  • 「你」曾經遇過最愉快的校園生活是什麼?

向工友/教師可以提問:

  • 就你現在工作所遇見過的「學生」中,他們最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是什麼?
  • 以「學生」的角度,你感到他們最喜歡的學校生活是什麼?

訪問後,我們就整理所收集的資訊,其中的方法可以將受訪者的感受及事情列出,然後參與者(例如:教師)共同找出重點及發現亮點,從而找出資料中的重中之重。

定義需要(Define)

當透過同理心的階段,我們收集了學生的一些想法及更了解他們的感受和體驗,我們就可以重新再定義核心的問題。例如:「自選活動區」是關鍵因素,因為他們會感到更受重視及關注,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有自選活動的機會。重新定義需要,可以讓我們更準確掌握學生的需要,這才可以讓我們開始解決問題。

創意構思(Ideate)

現在就是一同腦力激盪的時候。這過程可以是天馬行空,想到就説。參與者都可以發言,當中不用作出任何對與錯的批評,務求讓參與者都能夠隨心發表個人的想法。

透過腦力激盪將會出現很多的構思,因此,接着可以透過分類方法,如「COCD Box」將構思歸類,以助下一階段的進行。

建立模型(Prototype)

經歷以上3個階段後,參與者就可以設計「模型」(解決方案)的每個細節。例如設計一個每天早上回校後自選不同活動的安排。設計後,可以試行。

測試(Test)

在試行階段,再加以完善修正。這些階段不是單一線性的安排,遇有需要是可以重返前述階段,再作思考。

總結:

設計思維的模式除了可以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教師外,當教師熟練之時亦可以成為教學方法應用到學生身上。在學校的教育中,我們經常發展學生的創意及解難能力,同時亦期望提升他們與人相處及溝通的能力。

因此,若這思維的模式能內化在教師當中,除了可助教師解決問題之外,教師更可引導學生多從他人的需要出發,從而培養及經驗同理心的重要。

翁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