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06 2025 14:35:3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居安思危 求生應變

假若我們能夠具備多一些處理生活突發意外的意識及技巧,對自身安全有很大益處,也令我們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質,面對人生中有形或無形的災害。所以,我們要強調「居安思危」……
任何在地球上的物種,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離不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生命的課題,大家都需要面對大自然的氣候變化,各式各樣的災害或難以提摸的疾病威脅,當然人類也絕不能例外。
 
人類從居無定所的狩獵以至開始群居的農業,人類生活的穩定性不斷增加;隨着工業革命及科技研究,很多醫學及相關技術不斷改良,雖然仍要歷經生老病死的過程,人類的生命及安全性相比以前,均得到較大的保護;縱使遇到意外受傷或生病,被成功拯救的機會也大大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在過去數十年得以不斷延長。
 
發展至今的商業世界,社會架構日益龐大又複雜,為了維持穩定發展,醫療系統、法律制度、公民教育,讓社會大眾能結合力量,強化生活環境的安全性……凡此種種發展,好像讓我們不用再憂心忡忡地過日子。除了技術及社會意識的改變,有不少個人或機構購買巨額保險,萬一在工作或日常生活發生意外,令自己或別人的生命及財物受損,仍能獲得金錢上補償,減低對所帶來的傷害程度。
 

購買多多保險 仍需一技脫險

 
然而,生命的危險真的就此遠離我們嗎?禍害真的就此減輕?大家可以回想自2000年開始,世界似乎越來越多天災人禍,2001年美國世貿中心的倒塌,2004年南亞海嘯,2008年四川地震,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2014年多次飛機空難及近年不斷增多的恐怖襲擊等的事件。
 
縱然遇上意外後可得到金錢賠償,減輕受害者家屬的經濟損失,但仍不能挽救因意外而失去的身體功能及生命,或對他人心理造成的創傷。因此,我們提出一個想法:「購買多多保險,仍需一技脫險」。
 
現今科技越發精密,大家要求的服務質素越來越高,期望別人需要為我們準備得更好,而絕大部份時間都讓我們可以養尊處優,也正因為如此,一旦發生意外時,對我們生命的影響可能更嚴重;況且,不論科技怎樣先進,我們仍要面對很多光憑人力無法阻止的自然災害。
 
生存於現代的城市,更要保障生命及財物安全,不論是天然或人為逼使人類不斷發揮智慧,解決層出不窮的難題。幸福不是必然,如我們沒有任何心理及思想準備,實在不能應付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我們最需要學習的是心理應變能力,有些實在的災難,有些是無形的災難,例如日常生活環境的突變,工作上人事的衝擊,或因為社會科技快速發展而被迫改變個人習慣……這些都能引發焦慮、壓力,那我們的心理狀態,又是否應付得來呢?
 

學懂求生 益處甚多

 
假若我們能夠具備多一些處理生活突發意外的意識及技巧,對自身安全有很大益處,也令我們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質,面對人生中有形或無形的災害。所以,我們要強調「居安思危」,在沒有任何危難之前,多學一點求生技巧,多累積一點心理抗逆力!
 
這情況有如學生的火警演習,學生需要定期練習,但成年人是否也需要演習呢?很多教師每年都督導學生走火路線,試問有多少個教師曾經真正嘗試使用滅火筒或消防喉轆,現在也有商業大廈每年做一次火警演習,大家看看日本人在這方面的意識是比我們強很多。
 
不論你是學生、家長、教師或普羅大眾,都應該每年最少參加一次各種天災人禍的應變課程或體驗工作坊,有些朋友也參加地鐵突發事年的演習,或有些學校自行舉辦一些訓練營,模擬地震後的應變,學習一些災難危機的實際應變技巧,可以在安全情況下激發心理反思,累積一些危機應變的經驗;雖然已參加了演習,並不能保障百份百安全,但絕對可以讓參加者維持懂得「居安思危,求生應變」的心理狀態,是人類生存需要具備的!
 
封面圖片:設計圖片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