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覺得HKDSE中文卷指定閱讀的12篇範文中,〈論仁、論孝、論君子〉可能是同學最不感興趣的篇章,原因是高中生對於「仁」、「孝」和「君子」有固定而熟悉的概念,所選錄章節的內容,又是他們從小受老師不斷叮嚀的品德內容,面對他們覺得「嘮叨」的語錄章節,提不起興趣是自然的事。
要建構他們的學習動機與興趣,老師常用的方法是針對相關章節,向學生派發備戰DSE的「比特幣」。
測題助考高分 借此鼓勵學習
「考生喻於利」,對DSE的考生,以「利」誘發同學的學習他們不感興趣的古文經典,實屬正常。因此,不少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論仁、論孝、論君子〉時,會分析各章節在過往DSE考卷的考核內容與設題型式,與同學預測考核重點,以推動學生學習。
筆者月前也曾就〈論仁、論孝、論君子〉在過去的DSE卷作過如下的分析(註1)與預測:
筆者拿着這份分析跟一位任教高中的朋友分享,他的反應是:「學校的老師每年都會進行類同的分析,並會預測該年的考材及考題,這是同學最感興趣的,如此,同學才認真的學《論語》。」
披上哲學外衣 內化《論語》道理
只為考試而學,實在可悲。這除了不能達到豐富同學的思想「內涵」外,更不能「內化」他們正向思維的目標。假若你在上課時,先把《論語》披上「哲學」的外衣,才進行教學,效果會不會不一樣?為《論語》披上「哲學」外衣的方法是:
- 在黑板寫上抺掉「論語」這兩個字,換上「哲學」這兩個大字。
- 簡介作者生平的時候,不詳述孔子的生平及他的成就,集中敘述春秋末年諸侯在不斷進行「不義之戰」的慘烈戰況,問同學:「假如你是活在此時的孔子,你會怎麼樣?」
- 略述春秋時期的兩大發明:「牛耕」和「鋤、鏟、犁」等鐵製農具,問「作為不會耕田的讀書人,在當時的社會,如何維生?」
- 問同學:「現在的香港,物質生活比春秋時代豐富得多,社會環境比孔子的時代好得多,為什麼會出現道德與價值觀的問題?
- 在總結同學的回答後,寫上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讓同學思考,並明白哲學就是對特定問題的思考。
- 接着簡單的介紹哲學的原始課題:「道」──「天道」、「神道」和「人道」。
「道」,這個字,在《論語》出現達100多次,孔子的「道」是哲學課題中的「人道」,他的「人道」,有別於今天的「人道」,他的「人道」是與「仁」掛鈎,是人格的基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至此,你已給《論語》披上「哲學」的外衣了,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把同學的心「哲學化」,把「人生哲學」四個字大大的寫在黑板上,從〈論仁、論孝、論君子〉以分主題的模式,學習「仁」、「孝」和「君子」的內涵,學習孔子的哲學,思考自己為什麼應該成為君子仁人,讓他們把中華文化的「仁」、「孝」和「君子」,內化於心。
哲學,是以分析、思考、探究的方式,對生活、價值觀等問題作出反省。高中生在DSE之後便離校,我們是不是讓在他們離校前接觸到一點哲學的知識,知道哲學是什麼,特別是中國哲學呢?
註:
[1] 所分析之項目「設題章節與考核重點」取材自考評局網頁。
[2] 參見〈有中文科老師指今手文憑試卷一深淺與往年相若 卷二題目容易掌握〉,《頭條日報》,2021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