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20:09:4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STEM 風起時

不論這次 STEM 教育遲來的起步是什麼原因,也不希望這只是一股熱潮或風氣,熱情過後又不了了之。若要徹底推行,必要有較完整的課程規劃及人力配套,不然又苦了老師……
近年韓風盛流,大家可能早已感受得到。近日在社交群組內,有小學老師關注到近日新吹起的 STEM 風,更認為此風可媲美當年的通識風,不同之處是今次的 STEM 風不只在中學校園內吹動,同時吹到小學的校園內。
 
STEM 於今年的施政報告出場,接着是教育局一連串的簡報會,諮詢過程亦將於1月完結。當大家都在鬧哄哄地討論時,我卻有點好奇別的城市或國家的推展進程。筆者於是在瀏覽器上隨意打上「STEM in HK」、「STEM in Taiwan」、「STEM in Singapore」及「STEM in Korea」等。發現香港的文章或資訊多是始於2015年,而新加坡及韓國卻已於2015年前開展了 STEM 教育的發展。
 

澳洲推行 STEM 研究全面

 
在網上看到了澳洲一個在2013年進行的研究,而這個研究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標題︰「Securing Australia’s Future-STEM: countries comparison」。研究以保障澳洲的將來為起始目標,並以知彼知己的態度來看看自身的發展。
 
這個研究探討不同地區及國家的實踐情況,當中不乏對各地的課程、教學法、考試、老師、課程改革、教師培訓、高等教育發展等的探討。該研究的內容不少,讀者可先看當中的一個總括報告(Snapshots of 23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constulants’ reports: Characteristics, lessons, policies and programs),當中指出了各研究地區的特質、政策、策略及計劃,並附有在研究背後,澳洲在個別的國家或城市上可學習的地方。
 
筆者尚未讀畢整個研究,所以也不打算在此跟大家詳細分析或分享,內容就留待大家細閱了。不過這一個研究讓我發現,其實有很多地區或國家已於早年開始探討,甚至已開展了 STEM 的教育了,而今天我們才剛開展課程及推展的諮詢工作。
 

香港 STEM 發展落後四小龍

 
從網上的搜尋結果中發現到,在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及韓國在 STEM 教育的發展較為前瞻及成熟。當中推展的層面也很廣濶:除了課程外,社區支援,升學支援等也在他們的發展範疇之列。近年新加坡及韓國在教育上的發展及進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們香港也有很多官員及學校前往取經。這兩個國家走得比我們行得前和快,似乎已是大家默認了的事實。
 
剛好近日敝校與泰國學校進行交流,得悉該校在科學及數理上的表現及發展尤見出色,故特意也想了解泰國在 STEM 的發展情況。在網上隨意溜溜,看到泰國在2013年的推廣片段、分別在2013及2014年由學者發表有關推行 STEM 教育的文章或演示簡報。當中泰國早於2013年已在12個省份各自建立6所先導學校試行,推廣STEM教育,並設定上、中及下三個程度作試點。泰國已於2013年作課程改革、2014作師資培訓、2015年作檢討及擴展的工作,而今天我們才剛開展了課程及推展的諮詢工作。
 

STEM 與未來發展關係密切

 
在各文獻、研究及各地區的分析中,各國對推行 STEM 的需要及重要性有較一致的看法。推行科技及創新工業固然是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出路,而教育也必然是支援發展的基礎及起點。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推展 STEM 教育,看來也是事在必行,但在中學教育正面對人口下降、新高中課程問題多多、電子學習發展、初中人文學科課程改革等一籮籮水深火熱的問題,前線老師如何應付,如何可做好發展的工作,情況令人擔心。教育當局的取態又是什麼,一句校本發展,就「家家鍊鋼,百花齊放」?
 
近年來香港在各方面的發展,如大學排名、貨櫃碼頭排名、跨境大橋等項目上,看來起步及發展都比很多鄰近地區慢了點,有些更已被鄰近地區追上了。是規劃上的錯誤、官員後知後覺、還是政治或天氣的影響而延後?不論這次STEM 教育遲來的起步是什麼原因,也不希望這只是一股熱潮或風氣,熱情過後又不了了之。若要徹底推行,必要有較完整的課程規劃及人力配套,不然又苦了老師,讓他們百上加斤,連原有的工作或發展也被拉倒了。
 
 
參考連結
 
Securing Australia’s Future-STEM :countries comparison 2013
 
泰國學者於2013年報導STEM的發展
 
泰國宣傳STEM的動畫片段 2014
 
泰國IPST 對泰國在STEM發展的簡報 2014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for Regional Growth and Integration)
 
(封面圖片:亞新社)

楊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