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香港,純文學創作往往如浮雲朝露,不留痕跡,幸而在1978年底,有一群文學愛好者創立了素葉出版社,提供發表園地及出版途徑,為保存本地文學精品作出極大貢獻。出版社創立成員包括周國偉、何福仁、張灼祥、西西、鍾玲玲、辛其氏、許迪鏘、康夫、梁耀榮、周麗英、杜杜、淮遠、梁國頤、張紀堂等。
第一輯「素葉文學叢書」於1979年出版,《素葉文學》隨後於翌年創刊。素葉40年來對推動香港文學發展有積極貢獻,並出版了《我城》、《剪紙》等多部影響深遠的作品。
由商務印書館與香港中華書局合辦的「數頁.我城——素葉文學年回顧展」,現場展出西西、張景熊(小克)、辛其氏、淮遠等作家珍貴手稿,以及多本「素葉文學叢書」、《素葉文學》雜誌,更送出珍貴購書贈品——《素葉文學》雜誌第一期復刻本。
展覽的主題圖書《素葉四十年:回顧及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20年)由王家琪博士編著,是首部系統研究素葉的專書,意在引領更多讀者認識這個對香港文學影響深遠的團體,並且填補香港文學史及出版史的空白。8月29日,作者王家琪博士分享了著作的成書過程,同時邀請素葉同人何福仁先生、淮遠先生及樊善標教授與讀者面對面分享關於素葉的記憶。
王家琪博士表示,《素葉四十年:回顧及研究》是以自己的碩士論文為基礎,更笑言當初選擇《素葉文學》為論文題目只是被優美的名稱吸引。她自稱為「整理者」,而非「作者」,著作很大的部分都是整理自前輩們的資料及文獻,她只是希望能提供文學愛好者或研究者更豐富、全面研究《素葉》的材料。
書寫我城 放眼世界
王博士認為《素葉》不單是小規模的同人雜誌,更是一個公開的文學平台,連繫着不同地區的華文作家。它無疑是香港文學史的重要部分,但她發現每一期的《素葉》雜誌除了各類的華文作品,都定會有一篇翻譯文學作品。
樊善標教授補充說明當時本港作家對外國文學的心態,「由於對自身社會及生活的不滿,於是放眼世界,從中尋找寄託。」淮遠先生亦同意,並指出初時加插翻譯作品先是因自己的喜好,年少氣盛,不喜主流,因此便找些鮮為人知的作品,甚至就自行翻譯出來。
文學雜誌是窗口,能讓讀者用不同作家的視角看文學、看世界,王家琪博士表示《素葉》的作者經常四處遊歷,將感受投放於作品中。當時最時髦的旅行就是回內地,身在殖民地,受着西方教育及思想影響,但不少作者都會回內地旅行,以便親身體會中國文化。《素葉》橫跨回歸前後,見證時代變遷,因此當中亦不乏討論香港殖民地文化的作品。
無心插柳 願葉為素
淮遠先生談及創刊是由詩人聚會而起,因此定位為同人雜誌,所謂「無心插柳柳成陰」,他們從不立志要《素葉》對文學界有多大的影響,何福仁先生更謙稱文學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好比喜愛踢球就去足球場踢球,沒什麼值得大肆宣傳。問及在《素葉》做過些什麼、有什麼貢獻,他們皆以「不記得了」作謙詞。
何福仁先生指《素葉》不給稿費,也不收版稅,作者可以在其他地方再版。內部結構亦很鬆散,沒有名片以宣稱是「素葉人」,更沒有總編輯一職,行責任制,輪流負責。眾所周知,封面就是刊物最吸引眼珠,但他們認為封面也是重要的一頁,於是《素葉》最初兩期居然就是沒有封面,而是直接用詩作為雜誌的首頁。如王家琪博士所說,他們就是「實幹型」,每本《素葉》都是「打開文學就是文學的本身」。
《素葉文學》沒有放大文學的地位,沒有偉大的使命,也沒有誇下海口的創刊辭,悄悄地來,當有其他媒體能代替、不再被需要時,便悄悄地離開。
葉子隨風飄零40年,無問西東,只願保留最純粹、樸素的樣子。
數頁.我城——素葉文學四十年回顧展
日期:8月9日至9月14日
時間:11:00-21:00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