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家長間的話題,由9月升什麼學校,改為將移到什麼地方生活,心情也不免患得患失。家長們最擔心的是,若跟孩子來到新地方生活,語言、社交、學校等都要重新適應。故不免心情複雜,既擔心孩子不能融入新社區,又擔心語言阻隔會帶來成長障礙。
但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孩子前後不到三個月,已能說得一口流利的當地語言,不單能作基本溝通,連語調與口音也學得非常地道。從來也不要小看孩子,這是作為父母的第一課。
學語言從來也是由生活開始,平日多作有意義的日常溝通,就是最好的學習過程。說到幼兒的發展理論,大家也會引述皮亞傑(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除了當中的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階段外,他強調的一點是,知識的獲得是從主動觀察及探索而來的。
因此,學習的過程,兒童的角色是主動還是被動,就成為學習成效的關鍵。
主動學習 VS 被動學習
簡單來說,每一項學習的過程我們也應注意,是以孩子主導,還是由我們主導。因此對幼小階段的孩子而言,培養孩子主導學習,包括由孩子主導玩樂、甚或由孩子主導進食,這都是重要的。
學習語言時,為何我經常強調從閱讀入手,而非以Flash card等工具為主,因為Flash Card為人詬病之處,不在卡的設計。當然,心水清的朋友會知道這工具在杜曼(Glenn Doman)原本設計時,是為治療腦部受創的孩子而設。他經過反覆的測試,發現對其他孩子也同樣有效。
但Doman強調的是,以愛及建立親子關係的方式去玩,即以生活互動與遊戲入手,他反對以Flash Card來測試孩子認字能力。但在應用時,經常有人本末倒置,用它來跟孩子記生字,並以此表演孩子的串字能力。卻沒想過如此一來,它就成為了被動的學習工具,非但無助孩子的長遠學習發展,更有揠苗助長的反效果。
長期與短期記憶
到我們這個年紀,尤其生完小孩後,不知怎的總會轉眼便忘記本來要做的事。我們常戲言自己「唔夠RAM」(記憶體)。但其實較科學一點的說法是,我們的記憶分為長期和短期,前者的記憶系統的容量是無限,後者不但容量有限,而且短期記憶只有15秒。
教育大學的《香港幼兒學報》中,曾有一篇針對Flash Card學習的研究,指出在只聽到的情況下,記憶量只有20%;能看到的會有30%;即使兩者加起來,還不過50%而已。Flash Card的學習模式較為單向,能保留的學習經驗不多,故不算是有效的處理訊息方法,故當中所接收的,最終能成為長期記憶的效果存疑。
幼兒需要進行探索,從不同感官吸取資訊,才能促進孩子大腦細胞間的連接,提升學習能力。因此,我們經常說,學習應是多樣化的閱讀,包括豐富孩子觸感及聽覺(甚或嗅覺),加入生活經驗,這樣的學習將會對孩子長遠的語文能力及認知能力,有正面影響。因為這些經歷,是可以化為長期記憶的。
單字 VS 語文
學語言由學單字開始,是我小時候的做法。Flash Card或點讀筆的方式若以單字入手,並以操練方式操作,很多時會限制了語言的正常發展。細心觀察孩子成長,就發現以單字方法學習無疑忽略了文字的意義,第一是沒有前文與後理的支持,這是較空洞與單一的學習,難以透過聯想及其他輔助記憶方法來增強記憶,那文字本身就會乏味。
閱讀的不同之處是,在故事及文字當中能加入具體生活經驗,在文字中得到意義及嘗試體會文字的意義。透過閱讀把文字成為活生生的體驗或想像,讓孩子知道在文字與書本當中,得到樂趣及擴闊孩子的世界。這樣的閱讀,才是樂趣。
因此,工具本身不是重點,而是任何單一或機械的模式,都有把孩子帶進被動的短期記憶學習危機。唯有打破目的性的操作,把學習甚或其他方式視為其中一種遊戲,以生活經驗及五感豐富孩子的經驗,才是真正成就孩子成長的方法。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