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好讀」得獎作家蔣曉薇的創作夢

蔣曉薇的作品《幻愛》獲選為中學生最愛書籍第一位。她自言從小沉浸於讀書世界之中,吸收文學經典之餘,又與不同作家結緣,累積了豐富的知識、熱情及人脈,方能成為今天受愛戴的作家,十分感恩。

一年一度的學界盛事「十本好讀」上周揭曉得獎名單,其中蔣曉薇的作品《幻愛》獲選為中學生最愛書籍第一位。今屆「十本好讀」吸引了558間學校參與,比去年上升兩成,更創下20600票的網上投票新高,總票數高達30400。

由香港教育城主辦,活動今年踏入第18屆,中學組及小學組各有超過70本入圍作品,獎項包括由學生票選的最愛書籍和最愛作家、教師投選的教師推薦好讀。在「沉醉書香」到「醞釀創作」分享會上,曉薇與另一位得獎作家厲河先生一同細談閱讀及創作心得。

「你要對生活有感受,最少要有熱情,你先會想紀錄低。」曉薇指自己的創作靈感多半源於生活中讓她觸動的事物,尤其是親歷其境的經歷,如與嫲嫲相處的片段、居於唐樓的回憶等。她認為每個人的背景、經歷亦與別不同,對個人而言亦極具價值。

另外,她亦會剪輯一些觸動自己的新聞,如她曾對於大批鯨魚擱淺海灣的新聞感到痛心,便將此感受發展成《秋鯨擱淺》的故事。她同時希望在作品中紀錄社會面貌,就如在寫《幻愛》時用心描繪屯門的美態,紀錄香港的風景與變遷。

曉薇在寫《幻愛》時,用心描繪屯門的美態,紀錄香港的風景與變遷。(作者提供圖片)
曉薇在寫《幻愛》時,用心描繪屯門的美態,紀錄香港的風景與變遷。(作者提供圖片)

醉心閱讀   自小與文學結緣

曉薇憶述自己自初中開始迷上瓊瑤、李碧華等作者的小說,更是作者們舉辦展覽、講座的捧場客,常常帶同心頭好請作者們留影、簽名。而且,作者們的寫作風格亦深深影響曉薇,正因瓊瑤在寫作時引用了大量的樂府詩句,讓曉薇對中國文學產生興趣,繼而在高中選修。

高中時期,她笑稱當時的自己為「宗教狂熱份子」,除了周六、日參與教會聚會外,更會在平日細讀《聖經》,非常欣賞其文學措辭與人生哲理。中學畢業後,她便升讀了中文大學中文系,她形容中大圖書館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終日在圖書館翻閱不同學科的書籍,如社會學、文化研究等,眼界大開。

大學畢業後,曉薇成為了全職中文科教師,但過了一陣子便感不安於現狀,想跳出安舒區、作些新嘗試。因此,她參加了坊間劇團舉辦的工作坊,體驗撰寫劇本的滋味。不料,導演讀過她創作的故事後反應極佳,指因為曉薇本來讀書量多,寫出的故事非常豐富而具追看性,並邀請她繼續寫劇本。當時,曉薇固然感恩有人賞識自己,卻不肯定自己能否寫出吸引觀眾的劇本,最終決定以小說形式延續創作之路,寫出第一本作品──《家寶》。

「命運來到的時候,發現原來積累的東西是有用的,到了時候你就會知道。」曉薇此言正好概括她如何一步步走來。(作者提供圖片)
「命運來到的時候,發現原來積累的東西是有用的,到了時候你就會知道。」曉薇此言正好概括她如何一步步走來。(作者提供圖片)

貴人扶助成就作家夢

嘔心瀝血地完成作品後,出版卻依然困難重重,她直言當時屢尋出版不果,甚至得到「你寫的作品唔會有人睇」的評價。後來,幸得曉薇從小追捧的作家兼創作班導師董啟章先生相助,為她撰寫序並聯絡出版社,《家寶》才能與同名話劇同時面世。

「命運來到的時候,發現原來積累的東西是有用的,到了時候你就會知道。」曉薇此言正好概括她如何一步步走來,從小沉浸於讀書世界之中,吸收文學經典之餘,又與不同作家結緣,累積了豐富的知識、熱情及人脈。長大遇上導演及董先生為其伯樂,作品嶄露頭角、成為今天受中學生愛戴的作家。

她坦言在香港成為作家並非易事,單靠創作並不足以維生,故必須在工餘時寫作。「當你好鍾意一件事,就會幾辛苦都完成,」曉薇指為了自己喜歡的事,甘願付上代價,而且當作品面世後,與讀者連結又會賦予作品新一重意義。

當有些讀者告訴曉薇,讀過她的作品後重新有了希望與力量,便成為了她堅持下去的動力。「首先為自己做,然後為其他人做,或者再進一步,可否為社會做?」

屈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