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否移民理想地?

──加拿大生活知多少續篇

成功移民的關鍵,就如木匠的座右銘「量度三次、鋸切一次」,鋸開的木,是可以用膠水駁回,但斷痕仍在。

承接上文:〈加拿大的衣食住行〉──加拿大生活知多少續篇二之一

毫無疑問,加國非世外桃源,且凍過雪條,而大城市有的社會問題,加國與香港和全世界的都差不多。移民地的選擇,加美、英澳紐、法荷、台日、星馬泰等等,哪裏最佳?實因人而異,視乎移民者的自身條件和長遠打算,各地都有其優劣,但有一點筆者是可肯定的,便是居加半個世紀、到了退休和兒女離巢後的今天,我從未後悔過,仍會選擇在加國度此餘生,筆者絕大多數的親友亦是。

香港尺金寸土  回流前想清楚

估計2047年前,應有不少港人移民海外,但有大陸做後盾,走幾多便放幾多人來,香港人口應不會有太大變動,整體經濟繁榮亦不會有太大影響,在「尺金寸土」的現實下,樓價不繼續「步步高」才怪。即是說,日後港人若要回流便較困難了。移民與否?真是要想清想楚。

由於BNO簽證易,今次去英國的估計會較多,亦有報道指加國會搶香港人,現時移民中門便大開,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前文已講過,加拿大是一個多族裔、多元文化的國家,移民來自四方八面,政府不能「大細超」,香港人是要排隊與其他人競爭的。有趣的是,香港回歸日竟與加拿大國慶同日(7月1日),難道上天真的早有安排?哈哈!

在過去的幾十年,「多元文化」已成為加國人DNA的一部分了。(Shutterstock)
在過去的幾十年,「多元文化」已成為加國人DNA的一部分了。(Shutterstock)

加國移民國度  擁抱多元文化

講笑之餘,從移民角度考量,雖則海外華人遍布全球(可參閱筆者〈海外華人知多少〉一及二,《明報月刊》,2020年2和3月號),加美澳紐這些「新大陸」國度,與單元民族國家(歐洲、日本和南洋諸國等)是有一重大分別的,就是新大陸各國本質上是移民國家(印弟安原住民視人類乃地球過客,他們自認亦是「移民」),起碼在法理上,新移民便有較強的理據,他們頂多只是比哥倫布遲了幾百年到來。

但單一民族國家如歐亞諸國,多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國民對單一民族和文化便較執着,故此有較強的排外心態,如近年歐洲各國的排外(英國的脫歐亦與移民有關)、和南洋某些國家的排華政策。而歷史證明,加國在這方面是有一定優勢的,尤其是在過去的幾十年,「多元文化」已成為加國人DNA的一部分了。當然,自私/自衛是人類的生存天性,種族歧視是無從禁絕的,少數人的劣行,在歐美,甚至香港、大陸和台灣,仍間有發生,關鍵是能否上升到有主流政黨支持、甚至去到執政的層面。

政黨輪流執政  微調移民政策

以史為鑑,加國不同的政黨執政,便有不同的移民政策「微調」,保守黨當政的前幾屆,移民辣招頻出,如減額、英語測驗、嚴苛的計分制和抽籤等。誠然,現時執政的自由黨,又順水推舟無將這些辣招剔除,縱使有增加移民配額和放寬一些條件,例如優待在加讀完大專的港人,因為他們應有較高的適應加國能力,或是持BNO者(加拿大是英聯邦一員)。以筆者半個世紀的觀察和體驗,亦曾參予過一些親友的申請,加國的移民門檻,大部分時間只升無降。

移民是人生大事、超特大事,絕對是人生一次大改變,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重生,尤其是對學齡兒童來講,有得亦一定有失,務須三思後才行。依筆者愚見,移民通常犯的錯誤有二,其一是用下一代的前途、或用上一代的反對做移民決定,這是推卸責任和極有害的做法。移民怎可能不是為了移民者(或夫婦倆)自己的前途打算?用上下兩代做藉口,便容易將移民機會的錯失、或當移民生活遇到挫折時,歸咎他們。

移民常犯錯誤其二,便是三心兩意,在破釜沉舟與回流之間徘徊。移民應如結婚一樣,下定決心後便要排除萬難,順境逆境、甘苦與共,婚禮誓詞中不是有”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嗎?雖然現代交通方便,可隨時離婚/回流,但在時間和金錢上的損失,便在所難免。成功移民的關鍵,就如木匠的座右銘「量度三次、鋸切一次」,鋸開的木,是可以用膠水駁回,但斷痕仍在。

〈加拿大生活知多少〉續篇二之二

延伸閱讀:〈加拿大的衣食住行〉──加拿大生活知多少續篇二之一

馮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