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最新)美國通脹(消費物價指數)飆升至年率5%,即使核心指數(減去季節性食品及能源)也有3.8%,創下30年新高,成為全球熱門話題。穆迪(Moody)總經濟分析師贊棣(Mark Zandi)提醒:「通脹向來是經濟學及思想之大謎團,不易拿捏得好,也不易預測得準;分析有誤之風險頗高。」
「高通脹」還是「低通脹」?
早前「雅虎金融每天早晨簡報」探討今後經濟環球化及科技生活化之步伐,深入淺出,不乏真知灼見,有助香港反思瘟疫過後,如何鞏固「亞洲國際都會」,國際金融中心、商貿樞紐、航運中樞等優勢。
當下形勢,意見分岐,有「高通脹」及「低通脹」兩大派。兩大爭論是:(1)通脹飆升是否「物極必反」?借助華爾街術語,是否「短暫」現象?(2)不論現象是長或短,經濟及市場前景啟示是否有別?
分析5月份美國通脹,轉手自用車及商用車是「元凶」,成交價較去年上升7.3%及29.7%之多。新車售價也相應提高,通用及福特兩隻本土品牌受惠,市場佔有率合共上升至40%。此外住房租金也上漲,創近15年新高。其他如醫療及教育上升不多,科技產品及服務則大致平穩。
其實癥結並非5%通脹率是高或低,而是新世代對通脹陌生,限於課本紙上談兵。美國通脹率在1980年(福特敗選,列根接任總統前)升至13.5%,創戰後新高。其後獲加(Paul Volcker)接掌聯邦儲備局,大刀闊斧,加息及收緊銀根,始克服通脹。接着的30多年,全球發達經濟通脹平穩,維持4%之下。故此上世紀80年代出生,即今年未滿40歲者,那有切膚之痛?
難怪有人評價是次聯儲局開會議息,是近4至5年來舉足輕重者,也是主席鮑威爾金融生涯最大考驗。悲觀(高通脹)派認為聯儲局好整以暇,尤其對沖基金,批評利率目標偏低(0%至0.25%),銀根過寬(繼續買債注資市場)。彼等認為經濟日趨熾熱,何必火上加油?既然聯儲局認同通脹短暫,更應防微杜漸,以免失控,弄假成真。
從貨幣計量理論(Quantitative Theory of Money)看,悲觀(高通脹)派不無道理。既然MV=PQ;假若流轉(V)、產量(Q)不變,銀根寬鬆令貨幣(M)增加,物價(P)必然上揚。不過理論歸理論,現實未必依照劇本演,悲觀派是否杞人憂天?
疫情反覆起落,間接推高通脹
去年新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環球經濟幾乎癱瘓,文娛康樂、旅遊觀光、零售消費等一蹶不振,並非放鬆銀根,獨步單方可解困。即使市場流動性擴大,若未能轉換為信貸,推動投資及消費,擴大貨幣及流轉,何來通脹壓力?
瘟疫橫掃全球,迫使各地閉關,環球經濟變相停滯,實屬罕見。即使早前房地產市場及金融系統淪陷,經濟衰退而未停頓。現今疫苗面世,有效防禦病毒變種,經濟恢復生機,市場反彈,漸次回復2020以前水平。物價先跌後升,造成通脹捲土重來之錯覺。
與金融風暴及房地產風潮不同,瘟疫肆虐波及全球,副作用更廣更深。最明顯者,是供應鏈支離破碎,尤其零部件運輸受阻,環球化生產模式生變。此外廠商也躊躇接單及生產,影響原料(包括零部件)供求,典型實例是車用晶片短缺。車廠原預計銷量停滯不前,調低晶片訂單,而電子廠也煩惱付運阻滯,求之不得。誰料市場復甦快,需求反彈,而晶片供應脫節,產量追不上需求。新車售價飆升,帶動轉手車及租賃車也加價。簡言之,供應鍵障礙大阻滯多,生產成本大增,自然轉嫁消費者。
此外就業失業反覆起落,也間接推高通脹。以美國為例,去年瘟疫高峰期,失業者數以百萬計,不少倚靠聯邦及州政府救濟,援助金可高達每週600美元,較法定最低周薪290美元還高。瘟疫受控,社交限制撤除,店鋪不提高工資,難以招聘人手復業;羊毛始終出自羊身上,各行各業即使暫不提價,往時優惠也取消,間接推高物價。
環球化下,全球經濟聯繫增強
言歸正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淘,措手不及,各方即使反應過大,應該是短暫。同樣道理,近來通脹重現,應是物極必反。關鍵是物價指數飆升之後,會否拾級而下?樂觀(低通脹)派滿懷信心,皆因30多年來,地緣政治變遷及科技進步,帶動經濟環球化,結構性壓抑通脹。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1990年代蘇聯及東歐華沙公約集團解體,不約而同走向市場經濟,釋放龐大生產力,環球化生產(加工及代工)應運而生,而且受惠於四大科技突破,電腦普及個人化。
所謂四大科技突破,其一是1974年個人電腦MITS Altair面世,而1981年IBM革新設計,採用微軟(Microsoft)操作軟件,統一規格。其二是1994年網景(Netscape)互聯網瀏覽器面世,百花齊放,精益求精。經多番轉變換代,現改用莫斯拿火狐(Mozilla Firefox)品牌。其三是1998年谷歌(Google )搜尋器面世,革新網上搜尋,提升效率,也開拓新商機。其四是2007年蘋果(Apple)智能電話(iPhone)面世,集語音通話、音樂重播、平板電腦於一身,革新流動通訊,改變大眾日常生活起居飲食模式。
資訊科技革命,減省各業成本,從鑽探開採到加工製造,到農耕蓄牧等,提升生產效益之餘,也引入新經濟新行業。最典型實例是催生優步(Uber)網約媒合共乘(ride hailing)服務、愛彼迎(Airbnb)網約民宿服務、網飛(Netflix)網上串流媒體平台,收費娛樂(電影及劇集)服務。大眾可利用手機搜尋最低價機票、最實惠美容水療、最抵買名牌球鞋等,方便快速。
二戰之後70多年,全球在貿易、通訊、旅遊等日趨緊密,除科技因素外,國際組織尤其貿易、金融、通訊、運輸等也拉近關係,有助收窄分岐。中國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貿易環球化,再邁進一大步。互聯網連接全球每一角落,無遠弗屆,即使嚴密設防,阻擋黑客犯境,也不可能閉關自守,完全斷絕往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經年,環球化供應鏈之缺點,暴露無遺。除直接成本效益外,間接因素包括保安、互信,甚至地緣政治等,需一併考慮,始安枕無休。此外就業市場轉變,亦不容忽視。若可以遙距辦公,會否連鎖影響工資物價?譬如不再在紐約市曼克頓辦公,何不移居鄰近甚至其他州分,減省交通和租金等開支?又薪俸應以當地水平計算,還仍舊以紐約市行情計算?假若凍薪不減薪,日後應否再調整?種種衍生問題,值得反思。
後疫情時代,物價反彈實為正常
簡言之,科技一日千里,資訊發達,經貿環球化方興未艾,有效壓抑通脹,30多年來全球安逸,經濟平穩增長。去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措手不及,閉關抗疫是本能反應,經貿幾乎停滯,物價下跌,通貨收縮難免。今年疫苗面世,歐美重災區受控,復甦可期。經濟再次起步,物價反彈是正常,並非意味通脹捲土重來。況且人工智能及大數據雙劍合壁,各行各業不斷提高生產力,促進成本效益,很難想像通脹歷史重演。
香港是外向開放市場經濟,貨幣掛鉤美元,直接受環球貿易金融興衰影響。尤其物資全賴入口,通脹受到外圍物價起落及美元強弱左右。綜合各方分析,瘟疫引發物價起伏,應是突變而短暫,悲觀(高通脹)派其實杞人憂天。
去年是戰後最艱難時刻,較1997亞洲金融風暴及2003沙士(SARS)等瘟疫歲月,過之而無不及。劫後重生,香港經濟必然跟隨全球步伐復原,然而外圍生變,也難獨善其身,未必恢復往昔原貌。最近G7財長會議, 提出企業最低所得稅率政策,打擊規避行為,是現實例子。
自由港開放市場經濟之優勢,是匯聚人才及資金,而稅務優惠是不二法門。G7建議15%為環球標準稅率,恰巧也是香港沿用已久者,等於化解優勢於無形。維護國際金融中心,商貿樞紐、航運中樞等舉足輕重地位之餘,更應全力推動高科技發展,為各行業提升效益與生產力創造有利條件,讓香港發揮競爭潛力。處於關鍵時刻,香港需要的是實事求是,未雨綢繆,領導有方,應變有道,而非誇誇其談的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