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非難政府和猛揍政府高官(government-bashing)是民粹媒體的「指定動作」,「谷針」(粵語,意指強推注射)之說廣泛流傳,原因在此。「谷針」一詞帶明顯的貶義,意思是政府挖空心思、千方百計要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其實「谷針」何錯之有?政府之錯不在「谷針」,而在「谷針」不力和「谷針」無方。「谷針」真的那麼困難?
四兩撥千斤輕推理論,誘發市民容易做選擇
政府既信奉權威,又愛問道於專家顧問,那不妨聽聽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Thaler)的妙計。塞勒認為,在開放、自由的社會,政府必須尊重市民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但也要明白他們的決定未必符合自身的利益,更遑論社會的整體利益。這就是他提倡的「輕推理論」(nudge theory)大派用場的時候。
顧名思義,輕推既非硬銷,也不是強行,而是以四兩撥千斤的陰柔之力,推動事情向政府樂於看見的方向發展。按照這個理論,政府的角色應是「選擇建築師」(choice architect),在推銷和執行政策的過程中為市民提供一個近乎「請君入甕」的所謂「選擇架構」(choice architecture)。理論上,市民是自行做決定,但實際上,政府的無形之手無時無刻都在「輕推」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例如減少耗用能源、吃得更健康或做器官捐贈者。這套所謂「給子女自由的家長制」(libertarian paternalism),可補芝加哥經濟學派盲目相信人會作理性選擇之不足。
常常以高材生自居的特首林鄭月娥想必有閱讀的習慣,不知道她有否看過塞勒與曾經擔任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顧問的法律學者桑思坦(Cass Sunstein)合著的《推力》(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書中提出很多「軟手段」,目的是不着痕跡地改變市民的「選擇架構」,讓「最正確的選擇」變成「最容易做的選擇」。這些手段包括提供誘因(incentive),以「預設狀態」(by default)來減低市民因惰性或「懶得改變」而招致的損失,以及把「選擇」和「利益」的因果關係,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向公眾陳述。
利用規避損失心理,促使觀望市民接種
接種疫苗是有風險的醫療程序,不能把市民置於「若不反對,就視作自動加入接種計劃」的「預設狀態」。至於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向公眾陳述接種疫苗的利害,政府一直以來努力為之;但成效不彰,因為一套暗示接種疫苗與「異常死亡」事件有因果關係的「反陳述」經傳媒和社交媒體渲染,已經在市民心中播下懷疑的種子。
這要怪向來缺乏自信的香港政府駁斥「反陳述」的力度不足。美國心理學會的季刊《普通心理學評論》(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幾年前刊登過一篇被廣泛引用的文章,題為《邪必勝正》(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文章宣稱,政府要有效推行政策,關鍵在「去邪而非加正」(eliminating the negative rather than accentuating the positive)。香港政府呼籲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只着重「加正」而忽略「去邪」,大多數香港人到今日仍然猶豫不決,豈非無因?
要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接種率,提供「疫苗假期」和「抽獎送樓」等誘因會有幫助,但也許不及利用市民要規避損失的心理那樣簡單直接和一步到位。「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是心理學概念,指「怕輸」是人類行為的一大動機,影響力遠較「想贏」為大。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將這個現象稱為「負者為王」(negativity dominance)。
如何利用他們「規避損失」的心理來鼓勵香港市民接種疫苗?很簡單,只要為免費接種疫苗設下期限(deadline),過了規定的期限就要收費。這樣一來,一直抱觀望態度的市民為了規避損失,自然會在限期前接種疫苗。
原刊於《亞洲週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