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先生早前因病住院,久休復出的首篇文章,感悟人生,字字珠璣。)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兩句據說出自北宋名相呂蒙正(公元946至1011年)所撰《破窯賦》的名句,千餘年來廣泛流傳,早已深入民心,成為傳統智慧之一。林行止有感而發,透露今年春季「禍福」幾乎同時而至的經過:
林行止表示,2月下旬,他味覺失調,食慾不振,身體突感疲困乏力,體能大不如前,連寫稿都感困難,但仍勉力為之。到了3月中旬,體重驟減不止十磅,知道大事不妙,求醫驗測發現「炎指數」嚴重超標,醫生建議往威爾斯親王醫院求治。
福禍雙至 復康可期
他在威院一住13天,但查不出病灶何在,威院醫生以「排除法」(Process of Elimination)尋找發炎源頭,亦無所見,遂讓他回家。其後由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系主任劉澤星教授主治,自此病情進入坦途,日有起色、復康可期,相信病體已復甦向復元進發了。
林行止回顧近年連場大病,可說「禍福同至」,例如兩年前入威院動兩次手術,住院一共超過半月,期間家人「三班制」在病房相陪,出院時天天見面的醫護人員對他說「乜你屋企人咁惜你嘅!」令他有「禍福雙至」之感。
另外,住院期間,他的多位好友天天上門探望,問病情、送暖意……,因此他說「禍福」同至,絕非誇張之詞。
林行止自謙「職業稿匠」,經過近20天只靠「營養素」維生,「不食人間煙火」之餘,竟讓他想起古人的辟榖養生大法。他認為古人斷糧「辟穀食氣」,確能達「神明而壽」即祛病、養身、延年益壽的「修身之道」,《呂思勉讀史札記》的〈減食致壽〉篇,記勤勞寡嗜欲的梁武帝(464-549)「敕責」近臣賀琛(481-540):「朕三更出現事,隨事多少;事少或中前得竟,或事多至日昃方得食。日常一食,若晝若夜,無有定時……。若要腹過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
古人養身之道 今世難至其效
梁武帝享年85(敵人攻城被困於城頭,一日不得食〔餓了一整天〕而亡),足顯「日常一食」(一日一餐)有瘦身強體之效。但林行止指出,「時代進步令物質生活大大改善,此『古法』已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今人學之,恐難有成,因為生於科學昌明之世,吃即食食物、形形色色調味品及服用西藥,人類體內難免積存大量『生化武器』,在這種物質條件下減食辟穀,有效機率肯定遠遜古人」。林行止自言「深受其苦,有所感記數百字,供參考」。
他又坦言,曾經兩度感到氣若遊絲,以為生命已到盡頭,服藥後稍為清醒,不免對離世有諸多「感想」。他回顧此生,並無遺憾,更相信身後世事肯定如常,兒孫上進,必有收成;友人亦將如舊貫,行山飲茶、周遊列國,其樂融融。他自言早是「八十後」,「想到此處,夫復何求」!
話雖如此,相信讀者仍然希望林行止先生長命百歲,繼續以如椽健筆、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月旦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