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土地供應出發,「明日大嶼願景」是毋庸置疑地必要和迫切。然而,畢竟「明日大嶼」從願景落實到計劃,再到第一戶居民入住,最快也要15年以上。特區政府因而積極考慮可在短期內增加房屋供應的舉措。
自2017年起,港府支持推動各項由民間主導的過渡性房屋計劃,主要服務對象為輪候公屋和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為數約27萬戶,涉及超過10%的香港人口。
過渡房屋成本效益存疑
過渡性房屋自計劃推出以來,至今已落實的不到2000個單位,計劃在2023年以前達致可提供1萬5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可見相對實際需求,此舉只是杯水車薪。再者,目前的選址亦有交通不便及缺乏鄰近生活配套設施的弊端。
儘管如此,興建過渡性房屋的土地來源,大多是已規劃作政府機構社區用地、或由發展商借出土地。有評論形容後者模式實為「過橋性房屋」,認為發展商有意避開政府,原先收回這些私人土地作公屋用途的打算,或利用政府加快投入交通及市政基建,為「過渡期」後興建私樓豪宅鋪路。
根據政府公布數字,預計提供10000個單位需花50億元,即每個單位50萬元。按25000人計,每人20萬元,成本不輕,還未計日後的營運成本,以及拆卸清場費用,成本效益存疑。
與此同時,政府亦有政策資助非政府組織,租用及改建合適的酒店或賓館單位作過渡性房屋之用,並準備動用33億元。然而,日後旅遊業復甦,這些改建房間相信又須打回原形。
博匯智庫於2017年11月提出「漂浮社區」作為解決短期房屋供應的方案,建議採用成熟的漂浮結構技術,建設泊位和平台作社區設施,以改建或新建的郵輪或漂浮構築物作海上居所。此舉不需要填海,可在數年間解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居住需求。理論上,30平方公里的海面可建成容納100萬人的漂浮社區。
漂浮社區使用年限長
現時,一艘類似”Oasis of the Seas”的22萬公噸大型郵輪室內面積約為17萬平方米,改裝後扣除公共設施所佔的面積,約有10萬平方米可改建成居住單位。每艘郵輪可提供約4000個大小不同型號單位,可容納4000至5500人,人均居住面積約為18至25平方米。
從計劃到投入使用,最快可在4至5年內完成。現代的漂浮構築物及造船技術相當成熟,郵輪一般結構穩固,壽命可長達70年,甚至100年。
改造郵輪或訂製新造郵輪的成本並不昂貴,按人均居住面積18平方米計算,人均的居所成本約為港幣100萬元。況且,郵輪或漂浮構築物可長期讓有需要的人士輪替使用,亦免受數年間會被遷拆之苦。況且,現今全球造船業不景氣,產能過剩,興建漂浮構築物正是其時。
到一天香港住房問題真正獲得解決時,郵輪或漂浮構築物可轉售給私人企業作培訓、會議、展覽、娛樂甚或辦公用途。
建議這些漂浮社區可設於鄰近啟德、西九龍、上環、香港仔、將軍澳、荃灣、屯門等對開水域,並以水路交通連接市區多個碼頭。
目前香港法例並沒有限制香港居民長期在香港水域範圍內作海上居住。郵輪及漂浮構築物只要能符合海事、消防及警察部門的要求,便可長期讓香港居民居住。
筆者希望,政府思維能跳出框框,慎重考慮採納此既合符成本效益、又能快速解決短期房屋供應的方案,在籌劃「明日大嶼」願景的同時,興建「漂浮社區」,實行「大嶼」與「漂浮」同行。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