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資產配置能夠對沖市場上必要或不必要的風險。對此,不少投資者都問,那麼購買黃金及黃金 ETF 是否可以做到對沖風險?
常言道,黃金屬於戰亂之財,當環球面臨戰亂,經濟大崩潰,以致通脹急升,人們對貨幣失去信心時,黃金便會成為最值錢及最保值的資產。可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卻從來不購買黃金,因為他說:「黃金是永遠不會創造任何東西的資產。」投資會生財,買股票會有股息收取;買農地會有農作物收成,但是買黃金卻不會生出「金仔」,所以這種接火棒投資行為是不智的。
另一位傳奇人物,著名對沖基金經理 Ray Dalio 卻與巴菲特持相反意見。他認為,正確的資產配置裏面必須有黃金,理由是黃金可被視為現金的替代品,亦是真正的貨幣及獨立資源,擁有對沖通脹風險的功能。
5%至10%持黃金當保險
投資界兩位殿堂級人物對於黃金各有不同看法,筆者既同意巴菲特的說法,即黃金不是可生財的投資工具;亦認同 Ray Dalio 的提議,良好的資產配置都要持有適量黃金,作為一個「災難性保險」(Catastrophic Insurance)。
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現時環球投資世界可以用「實則虛,虛則實」來形容其荒誕性,潛在的黑天鵝事件隨時偶發,信貸債務崩潰的後果,隨時比你想像中的更加瘋狂,當投資者面對災難性危機時,資產配置更加不可掉以輕心地處理,黃金無疑是一個值得購買的保險。
基本上,當國家的貨幣政策出錯,貨幣不值錢,使人們對它失去信心,以致惡性通脹(這裏非指一般通脹,而是貨幣危機下的現象)出現,在這些情況下,黃金的購買價值及重要性便出浮現。
筆者認為,今時今日各國的救市政策都涉及太多人為因素,而且人是會犯錯的動物,要做出正確而有效的救市決定,真的要靠「天時、地利、人和」;而且歷史上我們從未有過如此的龐大的 QE 計劃,其後遺症有多複雜及負面都是不可預知的。
因此,面對隨時再來的災難性大型危機,資產配置組合便需要「保險品」,投資者可以持有5%至10%的黃金資產,最好是購買金條或者金幣(例如加拿大楓葉金幣、美國鷹揚及澳洲鴻運金幣),因為差價較少,流通量較高,方便賣出。其他黃金概念投資工具,例如黃金 ETF、黃金期權、黃金期貨等,這些或多或少涉及結構性產品特性,需要面對的風險會增加,如交易對手風險、差價風險等,就非好的「保險品」。
原刊於《iMoney》,獲作者授權刊登。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