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的考慮

政府把教師列入疫苗優先接種計劃中,但也因疫苗的副作用問題而使很多市民卻步,教師們自然也有他們的憂慮。

香港疫情反覆,繼去年11月跳舞群組引發了第四波疫情,3月初尖東食肆及最近的健身室群組也相繼出現了大量感染的個案,看來這一波的疫情又要再風起雲湧了。

經歷了長時間的抗疫日程,香港市民或多或少有點抗疫疲勞,人們在政府的禁制令推行時還是無可奈何的遵守着,但一到禁制令放寬,便趕緊要恢復過往的生活習慣,重新進入與朋友交往的生活圈中,活動多了,防疫鬆懈了,疫情便也反覆了。

何時才能恢復面授課堂?

經歷了長時間的在家網上學習的學生,原來新年假期後有望逐步恢復面授課堂的希望,也漸幻滅了。雖然教育局容許學校在全體教師每兩周通過測試下,可以恢復半天全校面對面復課,但其中學校要承擔的風險責任卻是不少,問題不是出於教師的檢測,而是學生與學生所接觸的人數以及他們的情況無法估計和預測。

以健身室群組來計算,數十人同一時間的健身室活動,密切接觸的便有700多人,平均每人約有20名密切接觸者。雖然在估算上,學生的接觸人數減半再減半吧,24班每班25人,一校就有600學生,可能的接觸者便是3000多人。

稍前便有中學要全校檢疫,並要停課14天,雖然仍可繼續網上學習,但學校的運作不停的變動,對學校士氣的打擊也着實不小。很多學校仍以1/3的學生半天面授課模式進行,寧願觀望,而未有積極推動全面恢復面對面教學的安排。即便1/3的面對面授課仍有感染,退一萬步,網上上課仍是現行較安全的運作模式。日前政府把教師列入疫苗優先接種計劃中,但也因疫苗的副作用問題而使很多市民卻步,教師們也有他們的憂慮。

教師接種疫苗有風險嗎?

現時香港推出的疫苗,有效性是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安全標準的,但有些副作用對人體影響並非即時可見。2003年沙士病毒,病人痊癒後半年,才發現有不同的後遺症,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也要承受不少的延續困擾。各地在接種疫苗工作上多已展開,高齡且有長期病患的,時有接種後身故,部分國家還有年輕的接種者死亡事例。研發者當然有不同的解析,並以非疫情時的數據來支持自家的說法,但部分地方尚有懷疑的,便有剎停的考慮。

國內注射的國產疫苗數據上是有效的,但因未在國際的醫學學報上發表,因此尚未全面受到認同,國內主要接種疫苗的年齡是18至60歲, 高齡群組對疫苗反應的數據仍在發展中,因而國內對長者接種疫苗是有一定的保留。香港注射的疫苗有國產的,也有由德、中、美國聯合發展的,兩種疫苗有不同的研發理念,即時產生的副作用也有些差別。作為教師,應該接種疫苗嗎?面對的風險有多大?

教師面對學生,也面對自己的家人。政府把教師列入了優先接種群組,是因為教師是接觸很多人的工作,對的還是年輕人、少年人,為了各方的安全,接種疫苗是應該而必須的。疫苗的有效性是要有大群組的接種,讓絕大部分人都有抗疫的功能,疫情才能受控,生活才能回復正常,社會才能回復安定,經濟才能逐步復甦。

香港自開埠以來,面對多次的疫情,政府總是提供疫苗,替香港市民接種,鼠疫、白喉、天花、肺結核、霍亂、破傷風、麻疹、登革熱、禽流感……現在是新冠,疫苗接種是必然的了,早些?遲些?個人可從自己的安全及身旁親人的安全着想,教師還要考慮面對的學生,考慮是應該的,但,重要的是決定。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