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寂女尼

一名弱小女子,其父親與丈夫不幸遇害,她矢志報仇,兩位死者如何沉冤得雪?

江蘇普光寺有一位叫妙寂的女尼,姓葉,本是潯陽(今九江市)人,年輕時嫁給當地商人任華為妻,妙寂父親名叫葉昇,和任華一起做生意,常來往於長沙、廣陵一帶。

貞元十一年春天,他們兩人一起到潭州做生意。一次,過了回家之期數月,仍不見他們回家,妙寂難免心中焦急。一天晚上,妙寂造了一個夢,夢中見到父親披散着頭髮,身體赤裸,滿身鮮血和她說話:「我和任華在湖中遇到強盜,經已身死。但你們仍無時不思念我們,感動蒼天,許你為我們復仇。但我不能直接說出兇手。現在只能向你暗示,希望你能猜得到,這樣我們死而無憾了。」

妙寂說:「好!你說出來讓我猜吧。」葉昇說:「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說完之後,又見到她的丈夫任華,也是血流滿臉的現身眼前,任華帶着淚說:「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妙寂聽後,悲慟得搥胸大哭。妙寂哭得悲切,吵醒了家人。全家醒來,知道這件慘事,闔家大驚。但猜不透夢謎,不知怎樣才好。第二天,他們跑去問其他鄉人,無人懂得夢謎的意思。

午夜報夢  謎不可解

到了秋天,妙寂便跑到上元縣(今南京) ,因為那裏是水陸交匯之地,舟楫頻繁,往來人眾,不少飽學之士也到那裏暢遊。當地有一寺院叫瓦棺寺,寺中有一高閣,依山望海而建。遊人在那裏可以極目遠眺,江中景色盡入眼簾。所以差不多成了遊人必到之地。妙寂便想:我若穿了尼衣在這裏棲身,總會遇上一些聰明才智之士,為我解夢的。於是她便捨身在瓦棺寺修行(並未受戒) ,日間幫助做打掃工作,閒來倚欖觀景,從中留意飽學之士。如是者數年,她詢問過不少名士,但無一人能說出夢謎來。

貞元十七年,李公佐罷官嶺南,途經瓦棺寺,便登閣瀏覽風光。妙寂見他神采俊逸,與眾不同,便上前向他泣拜,把夢謎向他說。

李公佐說:「我平生替人解疑難,何況你的冤情是上蒼啟示的,我一定好好替你思索慮一下。」說着,只見他默行數步,臉有喜色向妙寂招手說:「我想到了,殺你父親的叫申蘭,殺你夫者叫申春。」妙寂聽了,悲喜交集,忙問因由。李公佐說:「在地支中申指猴,車字去兩頭而又說及猴,即申字。門字又有草,又有東,豈不是蘭字?禾中走,穿過田之意,亦是申字。一日字又加夫字,即春字。鬼神不便坦言,所以便說成謎語了。」

妙寂終於知道真相,感懷良久,隨之向李公佐泣拜稱謝:「如今既知道兇賊的名字,雪冤有路。你解去我心中疑困,我應報答你。但我只是一個小女子,沒有什麼本事,只有虔誠奉佛,祈增福海。」說完向李公佐長揖而去。

才智堅毅  兇徒伏法

元和初,普光寺香火鼎盛,遇有節會,四方僧尼群集,市民亦愛趁熱鬧,所以寺廟熱鬧非凡。李公佐愛遊覽名勝,也到普光寺盤桓。忽然見到一個眉清目的女尼,樣貌有點熟稔,記不起誰。這個女尼也向他凝視,好像想和他說話,但欲言又止。隔了好一會,這女尼突然向李公佐說:「官人不再在南海任官了?」李公佐說:「是的。」女尼說:「你還記得我嗎?」李說不認得。女尼便說:「我便是昔日在瓦棺寺求你替我解開車中猴謎語那個人了!」李公恍然,忙追問:「終於捉到賊人嗎?」

女尼便說:「自從那天知道夢境的暗示後,我便改穿男裝,改名志寂,到處流浪替人做傭工。幾年後,聽說湖北嶄黃地區有條村叫申村,便前往打聽。隔了一年,聞得西北處有人叫申蘭的。便跑那裏求工作,將工錢按得很低。申蘭甚喜,便僱用了我。不久,又打聽到他個族弟叫申春的。於是在申家更勤奮工作,無論大小輕重事情,只要知未辦,便替他辦妥,所以極得他們器重。我在申家和其他工人一起捱苦工作,晚上我自己獨宿,無人知道我是女子。

「如是者過了一年,申蘭對我十分寵信,比兒子還好。申蘭營商又務農,在武昌也有些畜貨生意,有關倉庫鎖匙也交給我保管。我曾在倉庫發現父親和丈夫的遺物,哭泣之餘,只有默默記在心上。申蘭和申春兩人。通常一人出外工作,一人留守家中,未有一起留下來的。我恐防捕捉他們一人,另一人便溜走,因而不敢妄動。這樣又過了數年,一年重陽節,二人大飲而醉,我急忙跑州府告官,官人便乘醉捉着兩人,審問之下無法扺賴,結果判刑伏法。

後人為之歌頌

「後來我便回家侍奉年老的母親,最後皈依我佛。我是在南昌天宮寺出家的。我只是個弱小女子,但矢志報仇,所以上蒼也幫助我,得到先生為我解惑,終於沉冤得雪。我即使粉身碎骨,也難酬先生的恩惠。在這大千世界中,我沒有什麼可以給別人了,只有誠心虔敬事佛。」

李公佐聽了這番話,驚奇不已,為她的智慧和毅力驚歎,因而為她作傳。唐文宗太和年時,李復言遊巴蜀,進士沈田和他在蓬州相聚,談起這件事。李復言也為妙寂女尼的堅毅勇敢深深感動,在撰寫《玄怪錄》時便把這件事記入書內。

妙寂女尼的故事出自李復言《玄怪錄》。李公佐著有《謝小娥傳》,故事內容相近,但主人翁姓名有別。故事中妙寂不甘父親和丈夫無辜被害,不辭艱苦訪尋仇人,表現出她的智慧和堅毅血誠。又加上夢謎,兼之寫作手法別有蹊徑,不是平鋪直敘,故事倒述曲折可讀。唐代女子復仇故事在傳奇中一再出現,正表示唐時男子被冤被殺故事不少。明朝凌濛初將之改成話本,收入《拍案驚奇》。清初王夫之則把之編成雜劇,可見寂女尼的堅毅得到後人的歌頌讚賞。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