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根據《說文解字》,「朋」為「鳳」之古文。《說文》:「鳳,神鳥也。……从鳥,凡聲。


甲骨文「鳳」字有作





「朋」源自「倗」
《說文》另有「倗」字,段玉裁認為此乃朋友之正字,換句話說,「朋友」本當作「倗友」。「倗」字甲骨文作










由此可見,《說文》「鳳飛,群鳥从以萬數,故以為朋黨字」之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誤解。
「黨」本字為「攩」
「朋黨」之「黨」,是假借字,本字當作「攩」。《說文解字》:「黨,不鮮也。从黑,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於《說文》說解「不鮮也」下曰:「新鮮字當作鱻。」根據《說文解字》,「鮮」是北方貉(粵音學,普通話音hé)國出產的一種魚,「新鮮」之「鮮」本字作「鱻」。由此可見,段玉裁認為「黨」之本義為不新鮮。不新鮮之魚以至其他食物,往往變黑,故「黨」字从黑。
上文說,「朋黨」之「黨」,本字當作「攩」。《說文解字》:「攩,朋群也。从手,黨聲。」王筠《說文解字句讀》解釋「朋群」曰:「《六韜》:『友之友謂之朋,朋之朋謂之黨,黨之黨謂之群。』」為甚麼訓「朋群」之「攩」从手?邵瑛《說文解字群經正字》曰:「朋群者,每手足相助,故字从手。」
此外,同鄉、鄉親謂之鄉黨。鄉黨之黨本字,段玉裁、張舜徽以為當作「攩」,邵瑛、徐灝以為當作「䣊」。同鄉、鄉親之間,每手足相助,因此,段玉裁、張舜徽以為鄉黨之黨本字當作「攩」,不無道理;另一方面,鄉黨為同邑之人,《玉篇‧邑部》云:「五百家為䣊。今作黨。」則《玉篇》以「䣊」為鄉黨之黨本字。又漢碑「鄉黨」有作「鄉䣊」者,邵瑛《說文解字群經正字》曰:「婁壽碑:『鄉䣊州鄰』,黨作䣊;又郭輔碑:『歸懷鄉䣊』,《集古錄》云:『用鄉䣊字,與婁壽碑同。』則䣊本古鄉黨字。」其說也不無道理。不過,《說文解字》中「䣊」為地名,如果根據《說文解字》,則「䣊」用作鄉黨字為假借。
「黨羽」原是「黨與」
今每謂黨徒為黨羽。按羽字甲骨文作






「與」(

原刊於《明報月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