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計劃 港府須交代政策圖像

我的提問其實很簡單:如果沒有後着,一切短期措施都會變得欠缺說服力。

日前創新及科技局提出「科技人才入境先導計劃」,在社會上引起一些迴響,但反應並不算是強烈。這種不太強烈的反應,大可有不同的解讀。例如:其實一般市民並不關心這個課題,又或者他們覺得自己的利益(如將來就業機會)未受影響。另一可能則是對此不是沒有意見,只不過覺得反對亦不會有什麼作用,因此未有進一步行動。當然,也有可能是靜觀其變,看清楚種種新的政策、措施之後,才更具體地有所回應。

面對這種「暫時的沉默」,究竟特區政府官員應慶幸「順利過骨」(所以為免引起不必要的反應,而盡量保持低調,不再進一步說明相關的政策部署)?還是趁反對意見尚未形成的時候,更有系統地將整套發展觀念——由輸入人才到整套人口政策、個別產業的發展新路向到經濟轉型的全局願景、香港境內的發展佈局到大灣區的區域視野——展現於市民大眾面前,更有力地說服他們,種種轉變雖不能保證必定成功,但至少是可行的、有所作為的大轉向?

一項新的政策、措施是否有說服力,繫於兩種因素之上:對某些政府而言,憑着過去的往績,不用多說,亦可取得市民的信任;對另一些政府來說,則不得不好好努力游說、宣傳,來建立一種對新政的支持。而現在擺在特區政府面前的處境,是它既是新政府,所以基本上不可能依靠政績來博取市民無條件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創新科技乃香港政府(無論是九七之前或之後)長期沒有積極工作的一個大範疇,市民對新措施、新方向抱着懷疑態度,實在相當正常,因此游說、宣傳、解釋的工作只會較平日的政策推廣更為艱難,而不會更為輕鬆。

領導要做好準備解答市民疑問

在以上兩個因素之上,現屆特區政府基本上沒有本錢輕視建立市民支持、信任的條件。若以「過骨」心態對待,恐怕現時所見的「平靜」,只是下一場很費力的角力的前奏而已。

事實上,無論特區政府抱着哪一種態度來處理政策的溝通,領導們總要做好準備,解答市民一定會提出的疑問:1000 名科技人才不足以建立一個行業,更遑論一個產業;那麼在特區政府的估算裏, 「關鍵人數」是一個怎樣的數字?短期內需要多少人?中期而言,本地大學又可以提供多少人力供應?既然問題(例如人才不足)本身並非是權宜之計可以應付的,那麼新措施的後着將會是些什麼?

倘無後着短期措施欠說服力

同時,既然香港所需要的並不止於短期內吸引外來公司到來投資,又或者在港內刺激一些本地科創公司的成立,而是以創新科技來推動整個經濟轉型,甚至作為結合大灣區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面向,那麼政府能否拋出一個短中長期的圖像(就算只是十分初步的估算),以供市民參考,以及作為監督日後進度是否令人滿意之用?一些新的行業建立起來之後,周邊及中下游的行業又會有怎樣的發展?需要哪些配套?

以上提問只屬一些例子,而政府所需要解答的問題,還有很多,不能在此逐一列舉。在此我想強調的一點是,如果連一個中期的圖像也未有打算拿出來向公眾交代,日後再有什麼短期措施或先導計劃,肯定會給人一種負面的感覺,覺得輸入1000 人之後,是輸入新一批1000 人,而沒有制度層次(如整個人力資源供應)的改造來配合,令中短期的安排能結合中長期的社會調整。

我的提問其實很簡單:如果沒有後着,一切短期措施都會變得欠缺說服力。有人會拋出什麼「魔鬼藏於細節」、「擠牙膏式推新政是背後另有蠱惑」之類的口號,將不信任凝聚為反對力量。也有人會將議題完全集中在「替代本地人才」之上,以恐懼來形成反對意見。

而在香港,更好玩的地方是,特區政府要顧慮的,又不單止是傳統定義的議會內外的反對派,而是需要包括建制派。香港政治的建制派,有不少人是屬於「民粹建制派」,在「派錢」、「反外勞」(包括高端勞動力)或「保障本地就業」等題目上向來「走在最前線」。冷不提防,重演今年財政預算案的笑話,什麼經濟轉型就變為「半湯不水」了。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呂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