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時,主修的學科是細菌學。同屆就讀細菌學系的同學,共有40人,我是其中唯一的男生。為什麼有這個性別上的分歧?可能由於畢業後的職業選擇。原來,細菌學系是進美國醫院化驗所的踏腳石。事實上,除了我之外,其他同屆同學在畢業後都成為了化驗員(Lab Technologist)。化驗員必須懂得抽血。於是,在大學做臨床診斷的實驗時,兩人一組,互相替對方抽血。我碰到同組的那一位同學粗手粗腳,我手臂被她的施針插到一片片瘀青;我雖然是男性,但可能東方人的眼力和手勢都比較細緻,入針十分準確,可說是以德報怨。
為什麼「瘀」的皮膚會呈現青色?當血液滲出了血管,駐守於組織中的免疫巨噬細胞,會立即將血液中的紅血球解體,把其中的血紅素(Hemoglobin)轉為膽青素(Biliverdin),再轉為膽紅素(Bilirubin)。
一組美國學者發現,膽青素能對付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稍解釋,若有丙肝病毒進入了人體中的肝細胞,會借用宿主(人)細胞的機制,製造出一條非常長(長度達到約3,000個胺基酸)的蛋白質原體,用以自我增生。這一條超級蛋白質(原體)製這出來時,好比是一串香腸,其中包含有九個各具功能的蛋白質,須分別「剪」開;而這個「剪」的任務,落在其中一個(科學家將其編號為NS3-4A)蛋白質的身上;換言之,要靠NS3-4A之功,才能令這些相連的蛋白質各各「成形」出來。這個「生產上的必然工序」,給予藥廠一個對付丙肝病毒的方法:也就是,只要能廢掉NS3-4A,便能癱瘓丙肝病毒的增生。上文提及的「膽青素」,正正能抑制NS3-4A(Hepatology, Vol.52, pp.1897-1905)。
有藥廠真的循這導向下了不少苦功。在這方面,美國的Vertex和Johnson & Johnson藥廠,發明了一個叫Telaprevir的藥(商業名稱Incivek)。這個藥的功效,在於能抑制上述這個NS3-4A,從而大大提升了病人「抵抗丙肝病毒」的能力。
美國FDA在2011年5月發出Incivek的批文。不過,此藥上市後約只有18個月之時,Vertex藥廠自動在其產品標籤上加上一個黑盒警告(Black Box Warning),表示服藥後可能會有嚴重不良副作用。原來,發現到這個藥能引發皮膚敏感反應;甚至曾有兩名病人因而死亡。但不久之前,對肝炎病人有好消息傳來;因為有更新更好的特效藥發明了,並已經得到FDA批文,可以上市出售。
病毒清除 仍有肝癌機會
丙型肝炎(Hepatitis C)來自一種病毒Virus(簡稱HCV),它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染,主要傳播途徑是血液和體液。
顧名思義,HCV肆虐之處,是以肝臟為主。大多數人受感染後會有慢性肝病,但通常沒有症狀顯示出來;之後病情可在十多二十年中逐漸惡化,導致肝硬化(Hepaticcirrhosis),此外,罹患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的可能性也會提高。小部分被HCV入侵後的病者,會有一些輕微的症狀,包括鬱悶、食慾不振、噁心等,甚至黃疸、脂肪痢,以及在血清測試中呈現一些指數的異常升幅;但後者的發生率甚低。除非到了末期,慢性丙型肝炎往往不為病人所察覺。
目前單單在美國,受感染者約有400萬;全世界的數字是1億5,000萬人以上。據統計,每年(在美國)新增的患者約17,000人;這已算是十分進步了:在八十年代的增長率是每年20萬。但值得憂慮的是,年輕人的比數在升高,主要的因由,是在於濫藥引致的傳染途徑,例如共用針筒;「不設防」性行為也是主因之一。在美國,超過六成的感染來自注射毒品;15%源自性行為;其他包括不妥善處理的輸血,也有母親傳給子女(垂直感染)、醫療人員在照護病人時被傳染等。不可不知,最冤枉的感染途徑,乃是經污染的器械紋身和在身體中穿孔。
從「致死」的後果看,正式在死亡證上以丙型肝炎為「死因」的,美國每年的數字是16,600人,那是三年前的統計;實際因受其影響但死於其他疾病者不算在內。
至今為止,並沒有任何免疫方法,可以有效地針對丙型肝炎,從而防患於未然,也沒有疫苗或預防性治療。只有一些廣角度的措施,例如避免血液體液接觸,希望能減少罹病的可能性。不過,假如感染病毒後在數個月以至半年內能被發現的話,可以憑一個為期24星期的療程(叫「干擾素療法」Interferonalfa),希望能在疾病進入「慢性」階段之前,將病人治癒;成功率可達50%以上。不過,有極端難受的不良副作用,包括類似患感冒徵象、抑鬱,亦會引致貧血。
可告慰的是,一旦能將丙型肝炎治癒,換言之,將這病毒殲滅,再重發的機率極低。至於那受了創傷的肝臟,也望可以自己逐漸回復大部分功能。但縱使清除了病毒,並不等於完全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尤其是如果已有「肝硬化」情況的話。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