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中學文憑試通識教育科考試剛過去,翌日報章便立刻發出新聞,尤以不考政治題為標題。這也難怪,自從2012年首屆文憑試開始,每年通識科試卷都有以政治事件或政策內容入題;更曾成為社會輿論的爭議。報章甚至仔細列出近年通識試題題材,並作出對比(註1);由此可見通識教育科考不考政治議題,都是個備受關注的課題。
社會力量介入通識
回顧過去近十年實踐新高中課程的歷程,通識教育科幾乎一直都處於風眼位置;不論考還是不考、考什麼和怎樣考、誰去批改、如何教或用什麼來教,都難以有定論。然而參考課程文件的寫法,當年直到現在都沒有大改變:學生需要培養出獨立的思辨能力和掌握到多元化的技能,並能夠應用所學得的知識去作出判斷。基本上課程包括有六個單元的內容,在擬定試題時都可以設計出足以考到學生在這些方面能力的試題。事實上,涉及所謂政治事件或政策相關的議題,多數是與單元二中的一個主題(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有較密切相關;與整個課程所覆蓋的內容相比,那只是一個小部分。既然如此,為何考不考政治議題會備受關注呢?
參考課程指引的背景介紹中,確有「透過探究各類議題以擴闊學生的知識基礎,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觸覺」的說法(註2)。不過,學科宗旨卻提及「在於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跨學科思考技能」。由此可見,在設計考評試題時,並沒有必要把選題內容規範在政治事件或政治議題上。
這裏涉及到課程及考試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也是社會不同範疇力量介入後的結果所致。
通識教育科兩大特徵
教育本身與社會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從來設定課程都不是簡單地由一小群專家坐下來就成事的。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社會各方勢力總是想介入課程規劃,由此得到有利己方的結果。一般而言,以知識為主體的學科在制訂課程時或不易察覺到;相反,那些強調技能和思想價值的科目則很不一樣。通識教育科推出時,因為兩個特徵而令這種情況十分明顯,甚至帶來其後的種種影響。
第一個特徵是通識教育科強調技能,學生修讀通識所用到的知識,其實主要從其他學科處吸取。不似傳統學科,通識教育科沒有任何歷史包袱和牽掛;只要接受了大約100小時的課程培訓後,就可以去教通識。當時亦吸引了大批在大學時主修不同學科的年輕人,爭相報讀新辦的通識教師文憑或通識碩士課程。
因為這個新地盤尚未有主宰力量,只要站穩陣腳就可以左右學科的未來發展。世紀初香港社會遇上了多次不穩定事件,包括50萬人上街和沙士疫症;民怨影響牽連很大,部分團體趁機進駐這片通識教育新園地,並成功爭取到話語權,擺布後續的發展。當年在討論課程文件諮詢稿時,已有大量聲音引導到政治議題的「教與考」問題上去,並成功令社會產生恐懼;由於是個必修科,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擔心通識科成績會影響入大學的機會。
第二個特徵是沒有教科書。本科很多議題會是以時事為本,教科書的製作肯定是滯後的。這個特色最終帶來了一個怪現象,教師紛紛求助於傳媒;迄今仍然見到傳媒編整和出版通識教育的教材!傳媒的責任原是報道和評論社會事件,總會牽連上各方權利和政治爭拗;由傳媒編輯的教材,自然會偏重於政治和社會政策,結果就成功地帶入課堂。
筆者樂於見到擬題諸君不再把政治入題,此舉有助將通識教育還原為一個普通學科,而非把社會政治紛爭引入的平台。相信考不考政治議題,亦不是影響到學生關注社會的原因。
註1,《明報》,2018年4月12日A4版。
註2,《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15年更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