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的中國語文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背誦十分反感,於是大家都說不要填鴨,不要死記硬背,要先理解後背誦。

以往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少家長都會問怎樣可以學好英文,直到幾年前,家長開始問怎樣學好中文,而且更多的是中學生的家長,他們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文章中那麼多錯別字,簡單的文言文看不懂,寫不出一手流麗的文章。我提供的方法很簡單﹕多讀、多看、多想、多寫。多讀的意思包括大聲朗讀及背誦,有些家長聽後不以為然,覺得多看多想多寫還可以,為什麼要背誦呢?

先背誦後理解有何不可?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背誦十分反感,於是大家都說不要填鴨,不要死記硬背,要先理解後背誦,運用的能力比記憶知識更為重要云云。筆者在此不會否定理解的重要性,但同時希望提出也不要低估或否定背誦的意義。因為我們之所以學習,無非就是記下值得背誦的知識,讓它們留傳下來,累積成人類智慧的珍寶,帶給一代又一代。

中文其實是很有趣而奇怪的文字,從圖象演變,每個字認讀書寫不容易,讀音除了死記外就只能有邊讀邊,猜度讀音,不能像英語憑串法拼出讀音來。而且每個字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背後可能盛載著數千年的歷史,可說是背負著很沉重的「歷史包袱」。

本文在這裏集中討論的主要是中國古詩文及成語等傳統語文材料。曾經看過不少作家訪問或他們的專欄寫作,當問及為什麼他們的語文那麼好時,不約而同的都提及他們曾經在兒時背誦了大量古詩文,成為了他們日後理解艱深古文的階梯,或成為寫作的養分。不少著名的作家都有這種「大量背誦」的經歷,背誦時不明白,長大後忽然某一天心中回想,才恍然大悟,理解當中真諦。其實這些經歷我們都有過,只是有時候我們沒有為意。情況如同我們很小的時候已經讀過《龜兔賽跑》、《小王子》的故事,也一定有人向我們講解背後的教訓和道理,但是長大後我們也許已另有一番體會。另一個更典型的例子是我們小時候也大都讀過《春曉》中的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小時候我們都只明白詩人寫的是春曉時分的景象,但長大以後,「風雨聲」對我們來說已可能引伸成工作上的閒言閒語,或是其他困難挫折,那種體會又是另一番滋味了。所以,當我們說要著重理解時,怎樣才算是完全理解呢?假如要等到我們都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再決定是否背誦時,那麼很可能「輕舟已過萬重山」了。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我們已具備足夠的理解呢?每天我們都會開關電燈,可是背後的運作並不是很多人能夠說得清楚。上天對我們很公平,小時能記得很多東西,但未能感悟;長大後體會日深,卻再難牢記。

由於中文很多精練的智慧都已經濃縮成詩詞歌賦、諺語、成語、歇後語,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運用出來,甚至有些在我們運用時也不太了解背後的歷史故事。例如我們見到一個人鬼鬼祟祟,故意掩飾什麼,我們會說他分明「此地無銀三百兩」;又或是在報章評論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說法,這些「歷史悠久」的成語都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們也許不知道原來「亡羊補牢」出自《戰國策》,是二千多年前的東西了。如果從小學習牢記,孩子不但在語文上有一定基礎,長大後定必更多一層體會,豐富個人內涵。相反,如不在早期把一些重要精彩的語文背誦,長大後反而更難學習,因為我們已經記不起是哪個成語。

故此,問題不是應不應背誦,而是為什麼要背誦或怎樣背誦才合理,孩子能夠背誦的量肯定比成年人多,如作適當的培養,配之以思維訓練,而不是純粹把腦袋當成硬碟處理,規定孩子五刻三時要完成,相信那也會取得一定成效。那麼怎樣背誦才恰當呢?還是那個道理,從短、淺、少開始,古人很聰明,編寫了不少啟蒙讀物給孩子們背誦,進而才學習四書五經,例如《三字經》、《千字文》、《聲律啟蒙》,這些讀物都是中國古代孩子的背誦材料,它們都有一個特色就是有音樂性,字數相同,故此孩子讀時能夠朗朗上口,易於背誦。孩童喜歡玩耍競賽,也可以利用這些語文材料來作背誦比賽。另外,一些詩詞實在不能不背,要知道詩是最凝練的文字,杜甫曾說「語不驚人死不休」,對寫詩態度極為嚴謹,故此背誦一些詩詞,肯定對文字修養有幫助。回應怎樣背的問題,最好也是以音樂方面入手,就是強調古詩文當中的韻律,當作唱歌那樣給孩子學習。現時在坊間及互聯網也有不少人把唐詩宋詞譜上樂曲,讓人唱誦。筆者也曾嘗試譜寫數首,有中學生留言說他們就是這樣記下了那首宋詞,可見有一定效用,讀者有興趣也可嘗試到互聯網搜尋一些聽聽。另外也有些利用圖畫背誦的方法,例如讓孩子畫出詩意,加強記憶,提升趣味。

總括來說,背誦有其意義,因為過了那黃金時間,我們再也沒有那種能力,重點在於我們選什麼給孩子背誦和怎樣背誦。人生有很多事情都須要我們牢記,可能是教訓,可能是美好的回憶,假如我們背誦了一些好文章或詩詞,很可能將來會成為我們的思念、懷緬,或是一生的總結。

陳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