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銅鑼灣和大坑之間的掃桿埔,在沒有大型活動的日子,很適合漫步閒逛。這片地方曾是墳場區和平房區,現今只留下少許痕跡。區內另一特色是擁有多處體育場所、不同宗教背景的教堂和學校,還有東華和保良的服務設施。短短兩公里路程,讓人體會到中西文化交融的氛圍。
基督宗教建築
由東院道的聖保祿醫院起步,對面是一座採用中國牌坊式設計的聖馬利亞堂(1937年),紅磚綠瓦,飛簷斗拱。拾級而上,兩旁有仿漢白玉欄杆,若不是立面中央的長形窗框顯示巨形的十字架,也猜不到這是一座教堂。室內裝飾也布滿中式元素,這是當年為配合教會本土化運動而作出的設計。
醫院所在的聖保祿建築群有修院、學校和教堂,於1916年起陸續建立,先後經歷重建,唯有基督君王小堂(1930年)未變。它身處建築群中央,比喻修會各項服務均獲基督庇佑。雖稱小堂,但體型龐大,屋頂後方還有巨大的圓拱頂。但因被其他建築物包圍,所以許多人都不知道銅鑼灣有這樣一座漂亮的教堂。
由東院道進入掃桿埔,還會經過一座古老教堂,就是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1927年),其愛德華時期的建築風格反映那個年代的審美觀。追溯歷史,它比上述兩間教堂還要久。前身是1870年倫敦傳道會在太平山區差館街(今普義街)建立的福音堂,後來鼠疫爆發,政府拆屋洗太平地,教會將所得賠償在銅鑼灣怡和街附近投得土地,1897年重建教堂,名為「道濟會堂燈籠洲支堂」。1922年政府開闢道路,又向教會收地,撥出現址給教堂重建。
多元宗教學校
再往前行,經過兩間學校。一間是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學,前身名叫育才書社,1901年由猶太人艾理士嘉道理(Ellis Kadoorie)和華人領袖劉鑄伯創立,讓貧苦兒童有機會接受新式教育。1915年政府接手該校,翌年興建新校舍,改名The Ellis Kadoorie School for Indians,所收學生大部分為印度裔兒童,是香港第一間將印地語和烏都語納入課程的學校。其後設立中學,隨着非華語學生增多,政府在西九龍另建新校給中學部遷入。
另一間是佛教黃鳳翎中學,是香港佛教聯合會於1959年創立之首間政府津貼中學,另外還有佛教黃焯菴小學。黃鳳翎居士祖籍廣東中山,早年肄業於澳門陳子褒學校,為人樂善好施。她除了捐資35萬元創立上述兩間學校,還捐款給東華三院創立中學。佛教黃鳳翎中學旁有一座建於1988年的文化中心,樓高9層,屋頂三層加了中式瓦簷,頗有復古味道。
東華醫療與殮葬
東華三院之得名來自東華醫院(1870年)、廣華醫院(1911年)及東華東院(1929年)的合稱,其中東華東院位於掃桿埔,其前方馬路命名東院道。該院的設計有別於東華醫院和廣華醫院初建時的傳統風格,院內每層均有弧形的寬闊遊廊,有助採光和通風,減少傳播病菌機會。該院創院時已引進割症房和X光鏡,2003年加入中醫服務,與西醫治療並行發展。
東華東院後面山丘有一座「馬場先難友紀念碑」,悼念1918年2月26日馬棚大火的600多名死難者。這是香港歷史上死傷最嚴重的災難之一,當時東華醫院派員救援和撿拾殘骸,1922年獲政府撥出掃桿埔咖啡園墳場興建公墓。墓園設計混合中西建築風格和裝飾,上面刻了「福祿壽」三字,下方寫上「中西士女之墓」,並列出死難者名字,絕大部分為華人。
這一帶本是咖啡園墳場所在,1950年代香港人口增加,毗鄰出現平房區,有正民村和衛斯理村。2001年清拆後,居民離開,山坡回復寧靜。咖啡園墳場已停用多時,墓碑被樹木掩蔽,長眠此地者包括19世紀末提倡變法主張的思想家胡禮垣(又名胡翼南)及其孫胡百貴。50年代政府在咖啡園墳場下方興建大球場,山腳不少墳墓因此需要遷移。
儒家文化基地
走過香港大球場,便來到加路連山道。此路環繞南華體育會(1928年)而建,轉右可往印度遊樂會(1917年)、掃桿埔運動場(原是陸軍球場,1920年代中)和聖保祿修會;轉左則到孔聖堂中學、孔聖講堂和南華會。
孔聖堂於1928年由曾富和簡孔昭發起建立,是香港早年四個尊孔團體之一(另三個是孔聖會、中華聖教總會及孔教學院),簡孔昭更捐出掃桿埔土地興建孔聖講堂(1935年),以山東曲阜之孔廟為設計藍本,用以宣揚孔孟思想。二戰後孔聖堂創立大成中學,1953年遷至孔聖講堂旁,改名為孔聖堂中學,1964年重建成今天所見面貌。
沿加路連山道下山,在路口可見保良局。該局於1878年由多名東莞縣商人成立,最初目的是拯救被拐婦孺,現已發展成多元化服務,是僅次東華三院第二個最古老的香港慈善機構。主樓於1932年落成,混合古典復興和裝飾藝術風格。地下設有何東太夫人紀念堂(又稱關帝廳),四周放滿善長瓷相和名家書寫的對聯,該廳與隔壁的保良局歷史博物館現開放給公眾參觀。
掃桿埔與銅鑼灣鬧市僅一箭之遙,但此處沒有住宅大廈,亦無商店和消費場所,環境寧靜宜人。由於沒有地產發展商染指,現在仍見到多幢20世紀上半葉的舊式建築,為這個運動場區添上一絲歷史文化氣息。
圖片:作者提供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