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唯一不變的現狀
兩岸的現狀是什麼?如果用馬英九的話來說,就是兩岸之間的不獨、不統、不武。人們可以把此現狀稱為兩岸政治現狀。而維持這個政治現狀的前提就是承認「九二共識」。如果沒有這個承認,這個現狀也就不再存在。顯然,蔡英文並沒有正視和回答這個問題。真實的情況是,除了這個「政治現狀」外,兩岸是沒有什麼現狀的。經濟、社會、宗教、文化、人員來往等等各個方面日新月異,一直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並且,所有這些變化都是有利於兩岸統合的。
就拿經濟來說,人們不難看出三個階段。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國大陸剛剛改革開放不久,大陸明顯依賴台灣多一些,因為那個時候的中國缺少資金和技術。不可否認,台商在這個時代為大陸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為大陸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到了90年代中期之後,兩岸經濟就進入互相依賴狀態,就是雙方各有所需。但是到了今天,台灣經濟已經高度依賴大陸,並且是結構性的依賴。台灣領導人也是意識到這種高度依賴的政治和社會影響的,但又能怎樣呢?李登輝執政的時候,台灣提出「南下政策」,希望台灣資本到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來,以減少對大陸經濟的依附。不過,這個政策顯然是失敗的。近年來,台商也被鼓勵去其他國家例如印度等投資,但也沒什麼效果。這就說明台灣政府對台灣資本的流向並沒有掌控力。
實際上,經濟依附中國大陸不僅僅是台灣的問題,整個地區都是這樣。從韓國、日本到東南亞國家,所有經濟體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中國大陸。可以想見,隨着中國大陸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這種依賴性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中國經濟盡管進入新常態,並且目前下行壓力較大,但較之其他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發展仍然是相當快的。中國大陸剛剛出台第13個五年規劃,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也就是中產階層社會。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要完成從出口導向型經濟到內需社會的轉型。大陸內需型社會的形成必造成外部經濟更加依附於中國經濟。兩岸的經濟關係也會如此。
伴隨着兩岸經濟整合的便是台灣產業向大陸轉移。從資本邏輯的角度看,這不難理解。今天,越來越多的台灣製造業轉移到中國大陸。在台灣內部政治、經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台灣很多人才也流向大陸或者其他地方。這也在惡化台灣的經濟運營環境。
更要指出的是,台灣一直致力於追求的國際空間實際上也沒有現狀。隨着中國的崛起,台灣的外部地緣政治環境也發生巨大變化。陳水扁執政時期,兩岸展開外交戰,台灣的國際空間越來越小。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外交休戰,台灣的國際空間相對穩定。設想一下,如果今天兩岸再度發生外交戰,台灣的邦交國說不定全都會倒向中國大陸。在國際關係中,各國更關切的還是利益,而非單純的道義。如果台灣內部情況繼續惡化,其國際影響力會越來越成問題。
另一方面,盡管兩岸經濟社會不斷整合,但政治上的分歧依然存在,並在很大程度上在加大,主要在兩個群體內部,即傳統上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和新產生的年輕人群體。在全球範圍內,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使得各個經濟體內部的收入差異越來越大,社會越來越不公平。對台灣來說,無論區域化還是全球化,中國大陸都是繞不過去的主體。而這種情形使得一些人尤其是年輕人對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產生疑慮和反感。反映到台灣年輕人的政治認同上,便是台灣本地認同的強化,和對中國大陸(經濟區域化和全球化的象徵)的不滿。這種不滿情緒很顯然反映在被稱為「太陽花運動」的反服務貿易運動中。
也就是說,在兩岸關係上,既存在着有利於兩岸整合的諸多經濟社會文化因素,也存在着不利於整合的政治認同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政治人物的選擇就變得重要起來。政治人物既可選擇去動員那些有利於統合的要素,也可選擇去動員那些不利於統合的要素。
理性地說,這種選擇也不是很難,因為統合已經成為一個大趨勢,而分離或者獨立則是一個不可能的使命。不管如何,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中國是絕對不會容許台灣從中國正式獨立出去的。如果說2005年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表示了中國大陸會動用一切手段包括武力來維護國家統一的政治決心,那麼發展到今天,中國大陸已經擁有足夠能力(包括軍事的和非軍事的)來阻止台灣的獨立。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