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賣桔者言:公路免費導致擁擠堵塞;今有運吉者以行踐言:公路收費導致擁擠堵塞!
踐,冇錯係踐踏個踐。諾貝爾得主高斯曾說過,經濟的實證研究沒有誰超越張五常。運吉署(網名嚟啫)最近卻以當今學界流行的field experiment手起刀落,一個上午便把大教授的價格管制理論殺下馬來。一場震驚700萬人的經濟實驗,據稱當日交通流量全屬估計範圍之內。事後才發覺見證了這場實驗的司機們不禁驚嘆:「運吉運到一個點,有資格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吧!」究竟,運吉者是如何超越無人能超越的賣桔者的呢?
先跟大家重溫一下價格管制理論。大教授講過又講,唯一不會導致租值消散的約束競爭準則是市價。把價格管制到低於市場水平,以「先到先得」取代「價高者得」分配公路使用權,爭先恐後大排長龍都是浪費時間的租值消散。問題來了,既然只有市價不會導致租值消散,何解市場上不時還有排隊輪候的情況出現呢?答案當然是使用市場亦有其交易費用。沒有交易費用便沒有市場,是張五常說的。把交易費用與租值消散劃上等號,使用市場亦難免會導致租值消散。大教授的《優座票價為何偏低?》,便是解釋電影院自願減價讓優座先滿,顧客保護自己的座位,於是減少了監管跳座行為的費用。回說租值消散的問題,價格管制理論只是推斷把價格管制到低於市場水平時,其他會導致租值消散的競爭行為會取而代之。換言之,理論其實沒有說過,公路收費加價,塞車必定減少。
運輸署的智商
青嶼收費大塞車其實沒有推翻價格管理論。大塞車推翻了的,是「塞車都是因為車多」這個運輸署解釋所有香港交通問題的藉口。正如事後署理運輸署長強調,大塞車當日交通流量與平日相若。是的,塞車多少不一定由車輛多少決定,塞車多少亦可以受智商高低影響。我不敢公開批評運輸署的智商,只是記得前幾年大教授評論內地國慶公路免費導致大塞車時說過:「一位同學問:茅于軾老師在網上說公路應該收費,給憤青們罵個半死,怎會有那麼多的蠢憤青呀?我回應:憤青不是蠢,而是聰明,因為他們沒有駕車駛上免費的公路去。我也聰明,沒有在這次繁忙節日光顧免費公路,在智商上跟憤青小友們打個平手。」我的智商從來不及大教授,大塞車之後一日,出機場不敢光顧收費公路,結果原來青嶼不及機鐵繁忙。
公路應否收費不是淺學問。從社會整體利益看,假如公路沒有成本,沒有擠塞便不應該收費。以往,去機場的公路一般是沒有擠塞的。不淺的地方是,歷史成本是否成本?土地的其他用途又算不算成本?不擠塞不收費,誰來建公路?至於青嶼應否雙向收費問題其實沒有這麼深。政府的說法是,港珠澳大橋啟用後,青嶼幹線將不再是進出大嶼山的唯一道路。應否雙向收費的答案,在於港珠澳大橋啟用後,有多少司機會用青嶼入大嶼山,然後以港珠澳大橋離開避過收費?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