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制度性教育該教而沒有教的兩件事

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種心靈的X光,給自己一種透視人生的智慧,但是心靈的X光執照,取得何其不易。只不過,一旦取得,你就是一個不一樣的人。
封面圖片:龍應台(香港貿易發展局)
 
本文是龍應台女士於2007年在成功大學醫學院的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她期許每個人都能給自己一種透視人生智慧的心靈 X 光,以下為演講內容:
 
如果你們期待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如何作一個好醫生」,你猜錯了。我不會那麼笨,跟你們在座的醫學院的傑出教授們去比賽講這種題目,因為我一定輸,我是行外人。
 
事實上,你們今天坐在這裏的身份,究竟是什麼呢?難道僅只是未來的醫生這樣一個單一身份——不可能吧?我想,一定有很多更寬的可能來界定今天坐在這裏的你;譬如說,今天是你在經濟上依賴別人的最後一天,也是你人生獨立的第一天。

 

人生獨立的第一天

 
或者說,從今天起,你不再被當作某個學校的學生,某個人的兒女,而是你單獨的自己——成功也是你,失敗也是你,墮落時誰也救不了你;從今天起,不再有別人為你負責。我們甚至也可以說,今天的你,是一個人,站在制度性學習的終點,自主性學習的起點?
 
我不認為對醫學院的畢業生就非談「如何作一個好醫生」不可,因為,職業只是一個人的人生中的一部份,絕不是全部。在你作醫生的時候,你必定同時還有好幾重身份,這些身份,不見得比你醫生的身份來得不重要:你是一個國家的公民——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好公民?
 
你一定是人家的妻子或丈夫或堅決不婚的情人伙伴——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成熟的負責的伴侶?你一定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是人家的兒女——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好兒女?你可能很快成為別人的父親和母親——你又是否知道如何做好父親和母親?更關鍵的,今天是你的獨立日——你是否知道如何做好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人呢?
 
因此,今天是什麼日子?我認為,是你們從幼稚園到大學長達20多年制度性教育的畢業典禮,同時是自主性教育的開學典禮。我今天的題目是:「制度性教育該教而沒有教的兩件事」。

 

仰觀宇宙之大

 
第一,它教你如何與別人相處,沒有教你如何與自己相處。
 
合群,曾經是我們從小到大德育的核心。個人在群體中如何進退貫穿整個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極其講究的個人修身、慎獨的部份,在現代化的社會裏,卻被忽視。
 
我們是一個習慣群聚的社會。在行為舉止上,我們喜歡熱鬧,享受呼朋喚友的歡樂。在思想判斷上,我們用「集體公審」或者「拉幫結派」的方式思考事情。在時間的分配上,我們的學習表塞滿課程和活動;在空間配置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群體「相濡以沫」。
 
獨思的時間,獨處的空間,不在我們的學程設計裏。
 
把這個問題說得最透徹的,我認為是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他在1941年就指出當時的大學課程設計是有問題的,因為課程以「滿」為目標,不給學生「獨思」的時間: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審其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非有閒暇不為也。縱探歷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積,探索人我關係之複雜,社會問題之繁變,而思對此悠久與累積者宜如何承襲擷取而有所發明,對複雜繁變者宜如何應對而知所排解,非有閒暇不為也;人生莫非學問也,能自作觀察、欣賞、沉思、體會者,斯得之。

 

懂得「觀察、欣賞、沉思、體會」

 
在你們七年醫學院的學習過程中,諸位想必學到了各種技術,但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審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重不重要?大學是否教了你?「綜觀歷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積,橫索人我關係之複雜,社會問題之繁變」,在你的解剖學、病理學、臨床課程裏,是否有一點點入門?在整整七年的培養中,請問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讓你用在「觀察、欣賞、沉思、體會」之中?
 
再請問,一個不懂得「觀察、欣賞、沉思、體會」的人,可不可能是一個好的醫生?或者說,一個沒有能力「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對自己的「存在」狀態有所思索的人,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生?
 

人生不能離群 自修不能無獨

 
大學課程不容許學生有時間作個人修身的「獨思」,它同時不允許學生有獨處的空間。四年或七年大學生涯,大半在喧嘩而流動的群聚中度過,自己對自己的檢討、探索、深思,難有空間。對此,梅貽琦感嘆極深:
 
人生不能離群,而自修不能無獨……至情緒之制裁,意志之磨勵,則固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於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勵,示鑑戒而已。
 
自慎獨之教亡,而學子乃無覆有獨之機會,亦無覆作獨之企求。慎獨,其實就是在孤獨、沉澱的內在宇宙裏審視自己在環境中的處境,剖析人我之間的關系,判別是非對錯的細微分野。慎獨是修煉,使人在群體的沉溺和喧鬧中保持清醒。這,大學教了你嗎?情緒之制裁,意志之磨勵,在不在大學的課程裏?
 
只知從眾而不知從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間精神與實踐上應有之充分之距離的人,請告訴我,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生?
 

你必須對「生」要有所理解

 
紐約市長布倫伯格是紐約市立大學今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人。他送給畢業生的金玉良言是:「成功的祕訣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要比別人打拚。如果你比辦公室裏所有同事都早到,都晚退,而且一年365天沒請過一天病假——你就一定會成功!」
 
他舉自己的父親做為典範:「我父親就是這樣,他從早幹到晚,一週七天,一輩子從不休息,幹到最後一刻,然後跑到醫院掛號,就地死亡。」
 
我看了報紙對這段金玉良言的報導,不太敢置信,心想:會不會這位老兄意在反諷,卻被居心不良的媒體拿來作文章?於是我找出他演講的現場錄像,從頭看到尾,發現,老天,他真是這麼說的,而且極其嚴肅。
 
我想,如果你是以紐約市長這種哲學來培養自己的,我會很恐懼有一天落在你的手裏。醫生被稱為醫「生」而不被稱為醫「死」,是因為,他必須對「生」要有所理解。
 

比夜還黑的內心

 
二,制度性教育教了你如何認識「實」,但沒教你如何認識「空」。
 
我不知道在你們醫學的制式教育裏,有多少文學的培養?你們全都在搖頭,表示沒有。我認為,文學應該是醫學院的大一必修課程;文學,應該是所有以「人」為第一對象的學科的必修基礎學之一,因為文學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認識「人」。
 
讀過卡謬的小說《瘟疫》的,請舉手一下。七十人中只有四個,比例很低。我因為03年的非典爆發而重讀這本小說。小說從一個醫生的角度描寫一個城市由於爆發瘟疫而封城的整個過程。
 
瘟疫傳出時,鎖不鎖城,有太多的重大決定要做。是什麼樣的訓練,使一個衛生官員做出正確的決定?醫學技術絕不是唯一的因素。是什麼樣的人格,使一個醫生可以走卻決定留下,不惜犧牲?是什麼樣的素養,使一個醫生知道如何面對巨大的痛苦,認識人性的虛偽,卻又能夠維持自己對人的熱誠和信仰,同時保持專業的冷靜?

 

文學是心靈的 X 光

 
卡謬透過文學所能夠告訴你的,不可能寫在公共衛生學的教科書裏。醫學的教科書可以教你如何辨別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卡謬的文學教你辨別背叛和犧牲的意義、存在和救贖的本質。
 
多少人讀過卡夫卡的《蛻變》?對不起,我覺得《蛻變》,也應該是醫學院學生的大一必讀。你的醫學課本會告訴你如何對一個重度憂鬱症患者開藥,但是,卡夫卡給你看的,是這個憂鬱病患比海還要深、比夜還要黑的內心深沉之處——醫學的任何儀器都測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學的 X 光照給你看,心靈的創傷纖毫畢露。
 
是的,文學,是心靈的 X 光。它照得到「空」。
 
將來的醫生,請問你具備嗎?
 

分手也是緣分

 
今天在座,我發現,父母、祖父母的人數超過畢業生自己。我願意對為人父母的,說幾句話。恭喜你們。我幾乎就看見當年的我自己,坐在畢業生的位子上,也看見我自己的父母,坐在你們的位子上。
 
我那麼清楚地記得,我七歲的孩子上小學的第一天,牽着他的手走到學校,然後看着他,背着花花綠綠布滿恐龍的書包,消失在教室門口。他不停不停地回頭看我,我也萬分不捨地痴痴看着他。我也記得16歲那年他到美國作交換學生,我送他到機場,看着他,背着年輕人的背包,消失在入關口,我站在後面,一直在等他回頭看我一眼,但是,他頭也不回,一次都沒有。 
 

學習放手的一堂課

 
於是我逐漸逐漸認識到,原來父女母子一場的緣分,就是注定了你此生要不斷地看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今天,是你們的孩子、孫子的獨立日,其實,你們自己新的一課也從今天開始:學習放手,讓他跌倒而不去伸手扶他。我從自己的經驗知道,那是多麼、多麼難受的一堂課。
 
但是很快的,這些畢業生也會發現,他們其實,從今天開始,也在看着他們的父母、祖父母的背影,漸行漸遠,離他們而去。
 
在這個意義上,畢業,確實是人生多麼重大的時刻。它,對不同世代的人,都是一個快樂奔向前程的時刻,也是一個跟纏綿的記憶、跟溫馨的歷史分手的時刻。所以對在場的每一個人而言,儘管不同世代,今天都是一種畢業,一種開始。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種心靈的 X 光,給自己一種透視人生的智慧,但是心靈的 X 光執照,取得何其不易。只不過,一旦取得,你就是一個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醫生了。
 
原文刊於台灣《天下》雜誌,本社獲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授權發表。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