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選盟4.0」遊行示威的參與群眾中,佔八成以上是華裔。馬來人參與的,遠遠不如預期,不但人數只佔約一成多左右,更值得關注的是,伊斯蘭黨與公正黨這兩個份屬反對黨民聯的成員,前者冷待示威,後者也失去號召馬來人參與的能力。結果令到參與示威的馬來人完全算不上是代表馬來人的主流,而是這個族群的邊緣人。這一來,這波的「淨選盟4.0」再度成為華裔主流人口的政治運動。
把華裔激化為倒政治機制勢力
這種現像已然引起觀察界、輿論界、外國媒體,與學界的關注,擔心代表華裔的「淨選盟4.0」政治運動要納吉首相與其領導的政府下台,反之仍然企硬支持國陣政府的巫族主流人口則站在支持政府的一邊。這種現像如果「淨選盟」組織不及早審時度勢,仍一意孤行,用群眾運動把華裔人口激化為要打倒現有政治機制的政治勢力(註:不滿政治制度如不滿選區劃分而提出改革,容易被支持現有制度的巫族等所理解,可是一旦揚棄現有政治機制,如高調批判華基黨的國陣成員黨出賣華裔利益,而選擇政治機制之外的群眾運動去向政府施壓,信誓旦旦要推倒政府,那便極易激化支持巫統這個主導國陣的政黨的巫族以牙還牙,也用群眾運動對抗,這一來在過去多次發生的種族衝突的危險,隨時會一觸即發),結果所有華基黨的國陣成員黨將因為失去華裔選民的支持而無法在政府內閣立足。
正如2013的「505」國州大選後,馬華愧對國陣拒絕入閣,甚至連州內閣也出現同樣情況,如柔佛州,要蘇丹出面強行徵召馬華州議員出任州行政議員。這種情況一旦惡化,過去兩次發生的種族關係緊張以致失控的歷史事件,將會難以避免。
華巫政治妥協依憲法治國
因此本文要強調指出,類似「淨選盟」所推動的街頭鬥爭,一旦造成大型的群眾運動,而且是針對政治體制發難,這是政治穩定的 “Dead end”(死巷)。過去馬來西亞的建國過程中不斷發生的種族衝突,正是為了建立能為多元種族社會各族接受的憲政機制,而鬧到種族關係非常緊張,英倫殖民地宗主國還威脅,如果代表華族的馬華公會,與代表巫族的巫統不能妥協敲定一套憲法,然後依憲建政,英國便不會讓馬來亞聯合邦獨立建國。簡單的理由是,不肯作出政治妥協,共奉一套憲政機制,屬政治不理性、不成熟,沒能力建國。這個建國的政治歷程,七十後到九十後出生的國人沒有親歷其境,感受皮毛,甚至全無感受,不妨在此再回顧這過去的慘痛歷史教訓。
馬共無法得到巫族支持
首先得回顧一下馬共的政治主張。本着其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一切政治不平皆源自私有產權所造成的資產與無產兩個階級的矛盾對立,對帝國主義與殖民地主義更視為誓不兩立,結果在抗日戰爭中馬共還能包容英軍而並肩作戰。可是自1948年開始談判,馬來亞聯合邦獨立建國時,卻雙方鬧翻,馬共走進森林武裝革命,企圖推翻殖民地政府,自行建立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這一來又因為其反封建王朝,無法取得各州蘇丹政府的認同,結果蘇丹與殖民地政府合作,建立馬來軍隊協同英軍對抗馬共武裝部隊。由於馬共的政治主張無法取得巫族的認可,結果馬共無論在森林內的武裝游擊隊,或是在新村或城市的支持者,九成以上是華族。一旦如此,其群眾基礎也就變成清一色華族,佔主流人口的巫族因着蘇丹子民的效忠,與他們信奉的回教和其與共產主義不合,被推到對立面。馬共的革命鬥爭也就無法成為全民支持的政治運動,最終在1989年與馬政府簽下「停火協議」,走出森林,放下武器,結束了這場長達半個世紀的鬥爭。
巫統代表馬來人獲得成功
其次說到巫統。因着1946年英倫提出來的「馬來亞聯邦計劃」(Malayan Union Scheme),有削減蘇丹傳統權力的傾向,即將蘇丹定位為宗教首領,削減其政治領導權。對馬來族來說,這提議的計劃一旦落實,將蘇丹政體改為包括非巫族的開放政體,巫族的傳統地位將因此消失。更令巫族擔心的是,一旦非巫族被接納為國民,巫族將變成少數,非巫族(尤其是華族)在一人一票選舉國會政府時,將會取得執政權而將傳統的封建政權邊緣化,甚至全無政治話事權。這是巫族上下都無法接受的。
於是巫統作為代表馬來族的政黨,在1946年的抗爭運動中應運而起。結果取得英倫認同他們的政治訴求,另擬1948年的建國計劃,承認由各州蘇丹合組成的馬來亞聯合邦為君主立憲國家,將蘇丹的傳統權益保留,不得蘇丹統治者聯席會議的認可,聯邦政府不得侵犯蘇丹的傳統權益,包括土地與州政府的任免權。因為巫統及時爭取到這個國家的封建傳統的制度維持不變,獨立建國後,所有華裔不能自動成為國民,要通過政府制定的歸化程序,才能成為國民,而且政府還有可能剝奪華人的國民身份。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