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政策」廢除後的影響

若中央政府真的希望年輕人口將來能回升,多投資教育、打造多些一流學府將會是對症下藥的途徑。現在每年大專院校畢業生已達700萬人,比得上歐洲與美國的總和,但光是數量不夠,提高眾多院校的教育質量才有用。
中共中央18屆五中全會本來是討論「十三五」規劃的,但會議《公報》中最引人注意的倒是中央政府宣布正式結束「一孩政策」,「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個政策改動的確是大事,當中不但涉及不少有趣的經濟學,對中國社會與世界經濟均有重要影響。
 
「一孩政策」廣泛實施,應始於1979年,當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在此之前,中國的人口政策思想早已經歷大起大落,50年代毛澤東不理馬寅初勸喻,認為人多好辦事,不用控制人口增長,如此一來,卻不得不面對人口劇增而帶來的壓力;就算到了70年代初期,總和生育率仍高於5,即每名婦女一生平均生育超過5名小孩。在70年代,政府已開始鼓勵晚婚,生育要隔開3或4年,而且最好只生2個或以下。「一孩政策」實施後,有些地方(如西藏)並未受到限制;據2007年的統計,只有35.9%的人口受到「一孩」的嚴格限制,52.9%的人口則可生第二胎,前提是第一胎要是女的。2008年,一個西方研究機構做過調查,發現76%的中國人口支持「一孩政策」。
 

「人口形態過渡」的形成

 
假如1979年沒有強制推行「一孩政策」,中國會怎樣?這需我們明白當年的背景才能回答。按照人口經濟學的理論,假若死亡率大跌,可以引發所謂「人口形態過渡」(demographic transition)的出現,出生率首先會上升,死亡率的下降使得生育孩子的回報更有保證,不致因孩子的死亡而令心血化為烏有,生育變成更可靠的投資;但隨後生育率會持續向下,這是由於死亡率的下降也同樣會令放在子女的教育投資更有效,不用因他們的過早死亡而血本無歸,而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會傾向選擇低生育,但更重視子女的教育。
 
1948年,中國人的人均壽命為35歲,1949年嬰兒死亡率為22.7%。但隨着社會遠離戰亂,走向穩定,死亡率大跌,1976年的人均壽命已延至66歲,今年更達75.4歲,嬰兒死亡率於1981年時也已下降至5.3%;到2015年,美國中情局的估計為1.24%,世界銀行的估計則是0.9%。此種態勢,合乎條件催化「人口形態過渡」的出現。
 
中共建國早年,生育率的確很高,正如上文所述,遲至1970年代初期的總和生育率仍高達5以上,但此種情況於70年代已逐步改變,到1979年要實施「一孩政策」時總和生育率已跌至2.8。假如1979年沒有推行「一孩政策」,我相信總和生育率也會遠低於毛澤東年代,而且會愈來愈低,但下降的速度卻不會比得上實施「一孩政策」那麼立竿見影。
 
「一孩政策」對人口結構的影響是明顯的。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更早地跌至1.5或1.6左右的水平,為什麼不是1呢?這是由於農村與少數民族不用嚴格執行此政策。80與90年代,這只會造成兒童人數下降,但到了近年,這些兒童不少已長大成人,進入勞動力市場,他們的數量減少,便日漸令勞動人口增幅減慢,甚至下跌,亦即令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逝。
 
這本來不一定造成大問題,人口減少對資源的耗費也可起到紓緩作用,令中國不用面對人口爆炸的後果;我們總不能同時說人口增長有不妙的後果,而人口下降也是危險的。不過,勞動力減少的同時,中國又須面對另一局面,便是人均壽命大幅延長,這便使問題複雜一點。
 
假如像過去那樣,只有少數人能活到5、60歲,那麼便沒有什麼退休問題,也不會因工作人口不足而出現扶養率差勁,反正人一輩子工作,在尚有工作能力之年便突然病逝,倒也乾淨爽快,但現實顯然已不是這樣,壽命延長會衍生出退休人士生活能否得到保障的困境。
 
中國65歲或以上的人口暫時仍只佔總人口的10%,低於香港的15.3%,但這很快會改變,55至64歲的人有11.4%,他們快將跑上來「接班」。中國社會科學院有專家估計,到2050年,全國三分一的人口都會在60歲以上。低生育率加上長壽,會把中國的人口推向老化,人口結構失衡;中國人口年齡的中位數是36.8歲,尚比不上香港44歲這麼老,但香港開始出現的老化問題也將會在中國出現。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雷鼎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