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我說有教無類

拿着「有教無類」,鼓吹「一個學生都不能少」的人是有心曲解聖人之意,還是未得孔學之真?

教育界有一條金科玉律──「有教無類」,提醒大家「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接着就來一句「因材施教」,彷彿學生學不好,就是老師沒因應學生資質去引導,浪費了人才。總之,千錯萬錯都是老師的錯,與學生毫不相干。引用這幾句「口號」的人,真的理解老祖宗的意思嗎?

翻開《論語》,孔子言「有教無類」,只是孤立地出現在〈衛靈公〉,既無上文,也無下理。一般都會將此語連繫夫子生平,指他打破當時學在官府,開私人講學之風,讓大眾亦有像貴族般學習經典的權利,故「化三千,七十士」中,不乏貧下階層。依此解讀,那是從身份而言啊!

學生自行求學

再看,夫子明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脩」則肉乾,可視作學費。全句重點在於「自行」,則學生主動求教於老師。所謂「求教」、「求學」是學生求老師指導,不是老師求學生學習。可知學生態度,才是師徒傳承的關鍵。這思想早在《易.蒙》卦辭中點明:「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不是我(老師)求教於小孩,而是小孩向我(老師)求問。」

學生資質決定教與學

另外,孔子又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明言教授學生需視乎其質素。名師遇高足,自是深慶衣缽後繼有人,文化得以薪火相傳。然而,對於學習能力平庸的學生,勉強傳授深奧學問,不但事倍功半,既辛苦了學生,亦委屈了老師,最終學生不得要領,打亂學習進度,徒添困惑。

不是人人可教

可見,儒家「因材施教」,乃是建基於學生態度和資質,這在孔子口中反覆論及。〈陽貨〉有言:「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因為最優秀的「生而知之者」,不用教誨,自己都能悟出來,或已自學了。至於「下愚」,要麼是太魯鈍,學不會;要麼是「困而不學」,反正都是「朽木」、「糞土」之流,雖聖人亦無能為力。唯有「學而知之者」和「困而學之」,這兩類佔大多數的普通人,方會因學與教而「知」,「習相遠」才可由此談起。

學生該有的求學模樣

《易‧蒙》有言:「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談的雖是占筮,但蒙卦有啟蒙、教育之意。引申到求學:學生有疑難,可主動求問,但須用心聆聽教誨,若是不專心受教,再三來問,就是瀆亂學務,不會施教。〈述而〉記載孔子對學生的要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可見,他有多講究學生的態度與悟性。

也為學生想個「口號」

如此,拿着「有教無類」,鼓吹「一個學生都不能少」的人是有心曲解聖人之意,還是未得孔學之真?

話說回來,在我教學生涯又遇過多少個符合孔子標準的學生?答案:「鳳毛麟角」,那麼我可以就此擱筆了!當然不是!我希望社會、法律、家長、學校,侃談教育願景、保護兒童,而要老師這樣那樣的同時,不要忘記學生亦有相應的責任。請同樣為他們想些「口號」吧!

面對學習能力平平或動機懶散的學生,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中要害。《郭店楚簡.尊德義》交代了這話語境:向知識水平不足的平民解釋原委,意義不大,應該直接指示他們怎樣操作。可惜,一來承認是「中人以下」,甚至是「下愚」,須要勇氣;二來倡議高階永遠比務實好聽;三來不管是誰也得接受十二年相同的教育。

最後,以曾子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與各位教育同仁互勉之。

劉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