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經濟成效未知 中美競賽主導大局

疫後中國的經濟發展除了要考慮經濟(如增長、就業、分配等),還要計算地緣政治、國際局勢,最重要的是中美競爭。而中國能否全面趕上美國,除了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科技實力。

中央大手救市,先在9月24日由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出招,包括(1)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2)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3)創設新政策工具支持股市,並向金融系統注入1萬億人民幣流動性。很明顯,三招救市措施主要是針對疫後長期疲弱不振的樓市和股市。

當大家以為十一國慶前夕,中央三招只是希望刺激市場、增添些寬鬆喜慶氣氛,大概「到此為止」,豈料兩天之後陸續有來──媒體報道,中央政治局在9月26日再開會部署全面振經濟。政治局會議承認,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况和問題」;會議首次表明房市須「止跌回穩」,中央會推出系列措施加快去庫存、刺激樓市。

此外,中央表明會協助地方政府、企業和人民渡過財政難關,促進消費和投資,並切實做好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重點做好應屆大學畢業生、貧困人口的就業工作,向二孩以上家庭、貧困戶派發現金補貼。

內地和香港股市受刺激早前連日急升,樓市交投也明顯轉活,大手出招顯然收到效果。但不少評論卻提出質疑,認為內地多項財政寬鬆政策前所未有,唯長遠是否可以重振內地經齊、擺脫趑趄不前的狀態,仍是未知之數。評論界尤其美國傳媒的「主流」意見,例如《華爾街日報》報道,引述的意見都傾向負面,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已經失效。

疫後怎救市 內地有兩派意見

事實上,中國政府出手救市非始於9月。早在今年春節假期結束後,國家基金就採取了激勵購買股票的措施,又削減了房地產市場的抵押貸款參考利率,但滬深股市仍不為所動。內地老百姓的投資仍然主要在股市和樓市,兩個市場長期不振除了影響金融業,也跟眾多老百姓的私人財富有關。股樓價格不斷下跌,等於蒸發了他們的財富;若情况持續,隨時會觸發社會不穩。

自中美貿易戰由2018年7月6日拉開序幕,全球都在注視大陸經濟會否受到衝擊。及後新冠疫情爆發,大陸以「閉關」作為主要應對方法,對外往來幾近停頓,對經濟活動造成極大傷害,影響比貿易戰更甚。疫情過後,很多人都以為內部消費會來一次「報復式」反彈、經濟會逐步復甦向上,唯結果完全相反,疫後全國經濟一直了無起色,增長顯著放緩,就業市場尤其年輕人就業問題極為嚴峻。

如何刺激經濟,重新為市場注入動力?刺激經濟的手法不外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前者直接向市場注資,投入「真金白銀」刺激需求,帶動經濟暢旺;貨幣政策則利用金融工具,主要是降息、降準、放寬信貸等,減輕資金成本,鼓勵借貸,引導資金流向消費、生產等不同領域,同樣是刺激需求。

內地著名經濟學者林毅夫公開反對刺激消費。(香港大學)
內地著名經濟學者林毅夫公開反對刺激消費。(香港大學)

疫後如何救市,內地出現了兩派不同意見。贊成以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學者,認為政府應增加開支,甚至直接派錢,鼓勵民眾消費。支持派錢的一派指,中國雖是製造業大國,但不是消費大國,中國佔全球製造業的比重達到31%,但消費則只佔13%,明顯「落後」。

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當年中央政府以4萬億人民幣刺激市場,大量投資基建。這種刺激方法,不是派錢給民眾消費,而是搞公共建設帶動需求增加。結果令內地基建在過去10多年有長足發展,但地方政府債務卻不斷增加(基建投資回本期長,或根本無法回本),造成嚴重後遺症。當前這一波如果用財政政策,很多專家都認為應由擴大投資轉向擴大消費,包括用消費券、派錢等方法,直接補貼弱勢社群。

唯內地著名經濟學者林毅夫卻公開反對刺激消費,他認為「有一種說法說我們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不可持續,要改成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我覺得提出這個看法的人不是不懂經濟,就是故意誤導中國」。他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沒有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所帶來的家庭收入增長,消費增長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會消耗家庭儲蓄,最後變成家庭負債。他認為要警惕擴大消費的理論。事實上這是美國慣用的刺激經濟手法──鼓勵消費甚至超前消費,慢慢變成「先使未來錢」。

近日中央連番出招 似回到從前

過去一段時間,內地一直都不願推出刺激消費帶動增長的措施,是否受到林毅夫的影響?外界對中央思路的解讀是,政府希望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取代過去依賴以房地產、股市等資產增值的方式製造財富效應;中央決策層傾向發展科技創新產業、鞏固國家製造業強國地位,以實業創富,而不是靠炒賣「發達」。2020年8月內地提出「三條紅線」,即央行和住建部立下限制開發商融資的3個標準,以防內地房企炒賣過度爆發金融危機。

打壓房地產雖影響內地經濟,但房地產業在大陸的發展已到空前規模,年銷售近16萬億人民幣,佔2020年全國100萬億人民幣生產總值的16%!房地產過度發展、不斷膨脹,對經濟穩定是個危險信號,中央出手整頓無可厚非,是防範市場風險的正確決策。據統計,內地家庭財富七成以上集中在不動產,買樓投資成為高淨值家庭最重要的累積財富方式。樓市委靡,經濟自然也死氣沉沉。

疫後經濟發展 還要計算國際局勢

中國在疫後應如何重振經濟,是以調整結構(發展新質生產力)、去風險(壓抑樓市)、以出口帶動增長?還是維持過去的方式,以政府投資、搞旺樓市股市去刺激經濟?過往4年中央傾向前者;但過去幾天政府連番出招救市,似乎又回到從前,以樓市股市帶旺市場氣氛,希望以此重拾內地和國際市場對中國的信心。

內地經濟早年放緩,可以「歸咎」疫情肆虐,但疫後的經濟發展,有什麼要考慮?(Shutterstock)
內地經濟早年放緩,可以「歸咎」疫情肆虐,但疫後的經濟發展,有什麼要考慮?(Shutterstock)

任何經濟政策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一切視乎實際環境變化,因時制宜,目的都在穩定市場、穩住人心,令國家可穩步發展。疫後國家復甦之路並不平坦,新冠疫前中美貿易戰爆發,中國經濟大環境已出現諸多變數和風險。疫情爆發後中國「封關」,對外交往雖暫時中斷,唯中國卻可以得到一段喘息期──內地經濟放緩,可以「歸咎」疫情肆虐。當時主要工作是抗疫,經濟發展退居第二位,增長放慢屬「情有可原」;而政府則藉機會重整策略,思考未來應對美國和歐洲等西方國家對華「圍堵」的方法。

 

疫後的經濟發展,並非完全關乎經濟政策,其中必須考慮抗衡美歐「脫鈎」、去風險化、貿易壁疊等各種形式打壓,還有國家安全考量──除了傳統的政治、軍事、國土安全,還有經濟、金融、文化網絡、太空、深海、人工智能、數據等「非傳統領域」的安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換言之,疫後的經濟發展除了要考慮經濟(如增長、就業、分配等),還要計算地緣政治、國際局勢,最重要的是中美競爭。

民族復興大業裏 香港有重要角色

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目的是推動產業升級,逐步減少低技術、低附加值的產業生產,減少依賴樓市股市的財富效應,把資源從「炒賣」引導往生產製造等實體經濟。中國生產力強勁,經濟總量超越美國是早晚的事,這點美國也應該心裏有數。美國的盤算是製造業不能領先,但科技一定不能讓中國超越自己。跟中國在科技上保持差距,維持美國領先地位,是當前中美之爭的關鍵。

經濟與科技是國力的一體兩面。中國能否全面趕上美國,除了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科技實力;而科技最重要是人才、教育。在這方面,香港有獨特且難以代替的地位,也是香港在民族復興大業中最重要的角色。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