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學概念上,通貨緊縮是由於貨幣供給量相對於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等要素減慢而引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後果。於是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下跌同時供給量持續下降,導致經濟衰退。當市場的流通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收入所得減少,導致購買力、消費及投資意慾下降,就會導致物價下跌,造成通貨緊縮。如果貨幣緊縮長期持續,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與及經濟衰退。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之後,全球不少經濟體系都出現通貨緊縮的端倪。
筆者在上世紀70年代主修經濟學。那是經濟快速成長的流金歲月,碳基經濟的動能充足,貨幣供應量持續攀升,經濟前景亮麗。在課堂上並沒有真正研究通貨緊縮和應對通貨緊縮的方法,只聚焦怎樣通過公共財政政策和調節利率,通過銀行體系調控貨幣供應量,來控制經濟增長率和通貨膨脹。
西方經濟學理論在信奉自由市場無形之手的完美模型下,認為供應可以自動產生需求。貨幣經濟學(所謂芝加哥學派)着重調節貨幣供應,認為只此一招,就可神乎其神;再配合宏觀經濟學(所謂凱恩斯學派)着重調節總需求的政策,就基本上足以解決以私有制和市場制為主導的西方經濟體系內經濟起伏和循環周期的問題,重點在控制通貨膨脹。因此,戰後以來西方經濟學逐漸趨向於技術性(數學模型)的實證研究,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節來控制經濟循環的盛衰起伏。現在看來,這種思維出現嚴重缺失。近年出現的通貨緊縮導致經濟下行,也就引起經濟學界和決策高層的注意。
轉向新動能 推動經濟恢復
筆者認為,迄今為止的「傳統」西方經濟學已開到荼靡。經濟動能是生產要素之一,舊的經濟動能開始減弱,新的經濟動能有待開拓,加上新冠和俄烏的因素,導致經濟減速和通貨緊縮。現在看來,這一波的到來難以避免,是重構經濟動能從舊向新的過渡轉換階段,必要熬過的陣痛過程。經濟體系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亦即是在生產製造和貨幣金融之間,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繫,這關係有待調整。
筆者認為,整體經濟增長的動能不足,具體而言,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動力減弱,涉及傳統的生產力未能與時俱進,不能繼續發揮更高的效能和效率。這方面需要另闢蹊徑,以創新科技上的突破,來補足、支持甚至替代傳統衣食住行的動能,包括輕工業升級、房產開發和土地利用。第一及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經濟推動力,首先是蒸汽機的發明,其次是電力的利用。能源的迭代更新,是重要的動能之一。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才逐步進入寬頻通信、互聯網及數字化經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階段。這個階段雖然還遠未結束,但已經出現轉型疲態,需要疊加第四次工業革命,涵蓋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和6G+大數據處理;從新三樣1.0到新三樣2.0,換句話說,「電動車、芯片和光伏設備」疊加「AI、AR/MR/VR、數據科學」,在更高端通信技術的基礎上實現超級大數據運算處理,簡言之:全面轉型到數字經濟。
如何熬過陣痛?
在從舊動能轉向新動能的過程中,有相當部分的傳統生產力未能夠及時趕上,所以需要朝向嶄新的高質的方向轉型,名曰新質生產力。這個調整和適應的過程,涉及教育改革和人民對生活方式、經濟行為和習慣以至價值觀念的轉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規避風險,不免有人會迷失、落伍、躺平、不作為。
全世界現在人口急劇膨脹,資源短缺,競爭激烈。國家和民族之間為了捍衛自身的利益,互相爭奪資源,美國為了維持霸權,原形畢露,大打出手,或會成為新時代的新常態。經濟方面,人們由於缺乏預見性的認知,於是減少消費,減少投資,寧願把現金存在銀行,積存起來「以防不測」,這現象完全可以理解。加上過去「互聯網+金融」以及土地財政支撐房地產開發過度膨脹造成泡沫,一旦資產價值的泡沫被抹去,負面財富效應形成後,人們更加不願消費,即使銀行減息亦不能夠阻止人們的消極心態,寧願做銀行存款,買年金保險。
陣痛過程既不可避免,那應如何熬過?要求政府有明確的對抗通貨緊縮的政策。從某個角度看,誘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都間接和工業革命轉型有關。用現代的語言表達,正是新舊動能之間未能順利過渡。香港特區政府目前面對的問題之一就是這個。至於有什麼有效政策去抵抗通貨緊縮,筆者認為正是要發展切合自身條件的新質生產力,需要有突破性的思維以推動經濟恢復增長。筆者如有空,打算下周提出個人具體看法,供學者專家和高官高管們參考批評。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