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正在遴選校長。綜合本地傳媒引述消息報道,現任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的盧煜明教授,已成為大學第九任校長唯一的候選人,校董會將在9月26日(周四)舉行非正式會議和盧教授見面,然後在27日(周五)會議上正式投票決定。
盧煜明教授:暫不作回應
本社查詢時,盧教授並未否認,只表示暫時不作回應。知情者透露,他在香港土生土長,國際學術地位崇高,一直是下任中大校長的大熱人選。
段崇智教授是著名生物醫學家,專長於再生醫學,2018年接替醫學家沈祖堯教授出任第八任中大校長,2019年以來身陷政治及管理風波而遭到抨擊。2022年校董會與段崇智續約,第二任期原定到2027年,但今年1月,段教授主動向校董會提出辭任校長一職,並提早於明年1月卸任,校董會隨即展開遴選工作。
盧教授學術地位崇高 成最接近諾貝爾獎港人
盧煜明教授1963年在香港出生,1997年從英國回流加入中大。他工作近30年來醉心研究,繼1997年發現孕婦的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他的團隊研發出無創檢測唐氏綜合症的方法,產前分析孕婦血液中的DNA,診斷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大大減少傳統抽羊水檢驗法對孕婦及嬰兒造成的風險,同時診斷準確率近乎百分百、價格相宜,自2011年推出市面,備受全球人士關注,已獲全球數十個國家廣泛採用,為分子診斷學的發展奠下重要基石,因此他亦有「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之稱。
在政府推出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後,他與兩位同事趙慧君教授及陳君賜教授合作,共同成立創新診斷科技中心(Centre for Novostics),推動分子診斷技術的發展,幫助人們及早發現隱患。盧教授的專業成就,獲中外頂尖研究機構認可,包括先後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並於202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亦獲得有「科學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以及以第一名華人之姿,奪得英國皇家學會的皇家獎章,歷史上只有400多人獲此殊榮。盧教授獲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獎的香港人。
延伸閱讀:
- 在劍橋、牛津學醫的黃金歲月──專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3-1)
- 無創產前診斷與癌症檢測是跨學科領域──盧煜明教授追求研究新突破(3-2)
- 盧煜明教授:香港創科氣氛是前所未有的高,成功例子會鼓勵大家更有勇氣創業(3-3)
兼任眾多公職 自言對香港創科充滿信心
除了學術地位尊崇、與中大淵源深厚,盧教授更與內地、國際學界有很強的聯繫,因此他的研究隊伍都有許多國際研究伙伴,例如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他在接受本社專訪時,則歸功於中大在醫學方面的世界排名名列前茅。
盧煜明教授目前擔任多項公職,包括中大醫學院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轉化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以及特首政策組專家組─研究策略專家組成員。
盧教授在接任港科院院長時表示,對香港科創發展充滿信心,上任後將加強與政府及不同組織合作,致力推動本港科創更上一層樓。他又表示,國家十分重視大灣區將來能成為科創發展引擎,而香港作為大灣區一員,運用自己的基礎研究優勢,協助國家推動科創,也能貢獻本地經濟及民生。
中大管理層連串問題將告一段落?
巴士的報引述消息指,如果任命獲得通過,相信中大管理層引發的連串問題可以告一段落。
該文指出,2021年年底,立法會選舉換屆,法例規定由立法會選出的3名中大校董退任,在未選出新校董之際,時任校董會快速和段崇智教授續約。去年5月,3名新任議員校董,張宇人、鄧家彪及劉國勳提出重組中大校董會,並逕自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建議提高校外校董的比例,加強監察功能,由此引發支持與反對者的輿論攻防戰,時任中大副校長、校董會秘書長的吳樹培亦有分參與反對改組的聯署,結果被批評違反中立原則。
立法會終於在去年11月通過改組法案,新校董會隨後成立,馬上就把吳樹培免職。直到今年1月,段崇智教授向校董會請辭,中大管治問題的風波步向尾聲。
若盧煜明教授順利當上中大校長,他將是繼馬臨、李國章、沈祖堯及段崇智教授後,第5位出自生物與醫學領域的校長。中大歷任校長如下:
- 第1任(1963-1978):李卓敏教授,經濟學家。
- 第2任(1978-1987):馬臨教授,生物化學家。
- 第3任(1987-1996):高錕教授,光通訊工程學專家。
- 第4任(1996-2002):李國章教授,醫學家。
- 第5任(2002-2004):金耀基教授,社會學家。
- 第6任(2004-2010):劉遵義教授,經濟學家。
- 第7任(2010-2017):沈祖堯教授,醫學家。
- 第8任(2018 – 2025):段崇智教授,生物醫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