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今年《施政報告》,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官員近期出席了多場諮詢會,重點似乎都離不開「拚經濟、惠民生」。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在《明報》撰文,認為出乎意料的是,市民關心的是如何振興經濟多於改善民生,他相信原因是市民感受到的經濟復甦並不如預期;疫情前市面的興旺情况,已一去不復返。市民不願消費;外來遊客也習慣「只看不買」,「窮遊」亦是不少內地遊客的時尚。
前景不明恐要準備「過緊日子」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上,強調香港經濟正逐步向好,政府也會竭盡全力振興經濟。儘管市民認同最壞情况已過,但展望未來一兩年,相信要有「過緊日子」的心理準備。周永新強調,市民並非質疑李家超的話,也相信香港在國家支持下,經濟會逐步脫離現有困局,政府亦會加倍努力達到「振興經濟、改善民生」的目的。不過面對紛擾變幻的世界,以及諸多看不清的前景,心中難免有困惑和憂慮、擔心現在的穩定生活;若憂慮的情况成為事實,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將受到衝擊。
周永新表示,以往在《施政報告》發表前,都會提出一些改善民生福利的建議,但今次不同,因為市民目前的憂慮跟以往不一樣,所以他提出一些政府或需事前準備的應對辦法,以免被批評「後知後覺」。
物業貶值 中小企被銀行催還貸款
首先,周永新指出,市民憂慮樓價持續下跌。為什麼樓價升跌對市民這麼重要?因為在各項基本生活需要中,住屋可說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基層市民盼望早日入住公屋,中產也希望盡快成為業主。唯有這樣,一家生活才能穩定下來,不至於「居無定所」,才談得上計劃一家人的未來;對擁有自住物業的市民來說,自住物業通常是他們唯一或最重要的資產,豈會不關心樓價升跌?
「自去年開始樓價持續下跌,現在還不知道何時才會止跌回升。雖然地產界人士常預言樓市會好轉,但市民看到的卻是負資產再次出現」。周永新根據金管局的數字指出,今年第二季末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有30288宗,較首季末的32073宗略減,但已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高位。商界也緊張起來,因不少中小企借貸以物業作抵押,物業價格一旦下跌,銀行和財務公司為減少壞帳,「call loan」(催還貸款)難免。商界為免中小企倒閉出現骨牌效應,呼籲政府和金管局介入,以免物業價格一再下挫,香港經濟可能被拖垮。
漠視公屋需求殷 窒礙基層向上游
不過,就算樓市下挫,政府能夠做的不多,市民也不期望政府「托市」。不過為安定民心,避免樓價下挫造成恐慌,今年初政府決定「撤辣」,樓市總算出現「小陽春」,唯效果瞬息消逝。周永新只想提醒政府:絕對不要重犯回歸初期亞洲金融風暴那次錯誤。
那次錯誤包括︰(1)以勾地代替賣地,把土地供應權拱手讓給發展商;(2)停建及停售居屋,令公屋居民減少成為業主的機會,窒礙階層流動;(3)當樓價止跌回升後,甚至脫離一般市民購買能力,政府仍漠視市民對公營房屋的需求,造成現在令人詬病的「劏房」現象,連高學歷年輕人也試圖透過申請公屋解決住屋困難。
周永新認同智庫建議,認為政府的房屋發展規劃,應是增加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應,目標是改善整體市民住屋狀况,也令更多公屋居民騰出單位購買資助出售房屋。另一方面,政府應明白當樓價從高位下滑,難免對市民的心理和情緒產生壓力。過往政府曾因樓價下跌推出財務重組和紓解情緒困擾的輔導服務,這次政府也應早作準備,不要讓因負資產而燒炭自盡的悲劇再次出現。
基層僱員多非長工 應設失業援助機制
其次,市民憂慮開工不足和失業會降臨自己身上。新冠疫情過後,官方統計的失業率維持在3%左右水平,「近乎全民就業」。遺憾的是,統計數字與市民感受有出入。去年開始,不少外資企業逐漸減少在港分公司的規模,甚或遷出,連帶所聘用的職員,不是工作量不足,就是被解僱。另外,「北上消費」成風氣,從事飲食零售的人員,看到街上和商場店舖相繼關閉,不免擔心自己飯碗隨時不保。最近連建築行業也開工不足,有工會要求政府設立機制停止輸入勞工。
儘管中小企都呻「請人難」,不過現在營商環境困難,中小企也無法加薪請人。打工仔覺得中小企薪酬一般,工時又長,搵工意願也不大;願意返工的,過幾個月又離開,待需要打工賺錢時才再搵工。這批僱員不算失業,也不是開工不足,而是「搵工容易,搵到適合自己的工就不容易」。
ESG如何支持?政府何妨講清楚
周永新認為,本港失業率不似有急升趨勢,但政府必須防患於未然,因為不少基層勞工都是「手停口停」,而且建築、飲食、零售等行業的僱員多非長工,沒有工開就沒有糧出。因此政府應及早設立失業援助機制,絕對不應叫失業工人去申請綜援。這並不是關愛政府的表現。
市民憂慮的第三方面,是對政府施政不了解。周永新指出,有些政府「新政」,確實令市民摸不着頭腦,例如垃圾徵費,政府為什麼說做又不做?浪費公帑之餘,市民又會懷疑政府的施政能力。
又例如政府近年呼籲市民支持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ESG;就是知道的,也不知該如何支持。這樣,政府關於ESG的宣傳有什麼意思?周永新認為,市民的很多憂慮,源於對政府的施政一知半解,比方說劏房管制,政府便應該透過多渠道向市民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