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主辦的「CCCW爐邊談話」(CCCW Fireside Chat)周三(28 日)假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行,由CCCW 創始主任、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李成教授與新加坡常駐聯合國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院長、現任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馬凱碩教授(Prof. Kishore Mahbubani)對談。上文提到馬凱碩認為,CIA(中國、印度和東盟)發展潛力巨大,21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
中美地緣政治競爭勢加劇
李成教授接着連珠發問:「世界各地一些戰略思想家斷言第三次世界大戰真正戰場將在亞洲,東亞和東南亞正迅速成為一些人所說的『火藥桶』。幾個月前,您(馬凱碩)也在另一個場合說過,世人將見證許多年來最大的地緣政治競爭,情況會有多糟糕?軍事衝突是否不可避免?避免軍事衝突的最佳辦法是什麼?中美之間的衝突是否會分出輸贏?尤其是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中美兩國都是最大的人工智能大國,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馬凱碩教授回答;「這正是我寫《中國贏了嗎?》這本書的原因,因為(危險)是絕對沒有疑問的。當然,有句阿拉伯諺語說,『談論未來的人是在說謊,即使他說的是真話』。我們會感到驚訝,這毫無疑問,但在一個方面,絕對不會令人驚訝,這就是美國和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將在未來 10 年加速,因為美國政府有一個堅如磐石的看法,就是美國還有大約10年時間來試圖阻止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他們相當合理地推斷,如果中國經濟繼續增長,成為第一,世界就會發生變化。在他們的立場來說,試圖阻止中國(成為第一)是合理的,但我也會說他們使用的手段是不合理的。 所以,競爭肯定會加劇,但您也會問,這會導致戰爭嗎? 大致上說,我們有理由樂觀地認為不會發生全面戰爭,因為這兩個核子大國一旦發生全面戰爭,就沒有贏家和輸家,大家都完了。」
東亞應保持務實主義文化
馬凱碩說,拜登政府在上任頭兩年,對中國採取了非常強硬的立場,因為拜登政府想表明他們和特朗普政府一樣強硬。「但我認為,當事情變得非常難辦時,他們就會說,哦,也許我們應該停下來,嘗試找到一種方法,至少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這就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最近訪問北京的原因,因為雙方都在努力避免一場全面的戰爭」。
至於東亞國家可以做些什麼,馬凱碩認為,東亞保持已經形成的務實主義文化至為重要。
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幾乎所有的重大戰爭都發生在東亞,例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中越戰爭,但在 1979 年中越戰爭後,過去的 45 年裏,東亞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這並非偶然,是因為東亞國家和領導人明白,當務之急是專注於發展經濟,而不是捲入戰爭。「如果您看我的書《亞洲人能思考嗎?》,我引用了幾位西方學者的話,他們在冷戰結束時說,亞洲的未來就是歐洲的過去」。
馬凱碩說,過去歐洲打了所有的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就是亞洲的未來。諷刺的是,情況恰恰相反。重大的戰爭發生在歐洲的邊緣地帶,而不是在亞洲。沒有歐洲人問過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什麼歐洲人沒有學會像亞洲人一樣和平?
「一哥」不會優雅地放棄地位
李成教授問,「擔憂對美國失去霸權是(地緣政治競爭)的驅動力,是中美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對吧?
馬凱碩指出,正如對中美關係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艾利森(Graham Allison) 一直說的,第一大國從來不會優雅地放棄自己的地位。不過,他不同意艾利森說美中國之間更有可能發生戰爭的觀點。他表示會鼓勵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儘管會被特朗普攻擊為「民主黨人對中國很軟弱」,影響到賀錦麗的選情;但選後去見習近平,人們也會說,沒有什麼意義。
李成教授換過角度問見過許多中國最高領導人的馬凱碩,對中國領導人有何建議?尤其是改善與美國、歐盟的關係,以及與東盟國家合作方面。
馬凱頭認為,對就中國而言,「我想說的是,中國必須計算時間是否站在中國這邊」。他解釋,如果中國的增長已經像許多西方學者所認為的那樣達到頂峰,那麼中國的影響力將在未來 5 到 10 年內減弱;但是,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仍未見頂,未來 10 到 15 年內甚至可以增長 4至5%,那麼中國最終會成為「世一」,因此,如果時間站在中國這邊,中國可以更加耐心,更加克制,即使其他人可能發表了愚蠢、令人討厭的言論,例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談論在北約東擴到亞洲之類的言論。
亞洲世紀到來將成事實
馬凱碩又認為,今天,每個人都能看到亞洲世紀即將到來,但西方當然否認它,但這是事實。
他說,CIA(中國、印度和東盟)國家的人口,分別是中國14 億、印度14 億、東盟7 億。 CIA總人口是35億,幾乎佔世界人口的40%, 2000年只有1.5億人達到中產生活水平,但到2020年,20年之內,這個數位從1.5億激增到15億,足足增長了 10 倍;到 2030 年,這個數字可能會達到 25 到 30 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轉變,這就是為什麼應該說這是亞洲世紀。
馬凱頭說,在某種程度上,亞洲社會正在表現出更強的能力,尤其是在實現經濟增長的能力。例如,東盟有7億人,但東盟的 GNP(國民生產總值) 比歐盟的 GNP 少得多,歐盟的GNP大約是東盟5倍;在 2010 年至 2020 年的10年間,東盟的 GNP 為歐盟的五分之一,帶來的全球經濟增長卻超過了歐盟。
談到印度和中國的關係,馬凱碩說,印度文明與中國文明非常不同,他坦言擔心,那就是印度和中國的關係未來10年會相當困難,但是人們說亞洲國家之間沒有聯繫時,馬凱碩指那些人不了解過去 2000 年的歷史。不僅印度教,印度人、印度與東南亞有聯繫、與阿拉伯世界有聯繫,與中國、韓國、日本都有聯繫;亞洲社會之間存在着更深層次的文化聯繫。
小城市幹大事 星港有共同信念
談到新加坡和香港,馬凱碩說,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而香港不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也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的一部分。新加坡和香港有共同信念,那就是小城市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新加坡和香港必須非常小心,隨着美中競爭勢頭增強,國家、城市都會被迫選邊站,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必須維護中國的利益,但與此同時,香港也有很多機會,香港的決策者應大膽抓住可能出現的任何機會。舉例說,現在西方民粹主義對移民的強烈反對, 香港政治穩定,可以進行長期規劃,向全球人才敞開大門。
李成教授還向馬凱碩問了11個簡答的問題如下:
一、誰可能會贏得 2024 年美國總統選舉?
答: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二、您會否擔心 11 月 5 日後美國可能沒有新總統,因為敗選的一方不會讓步?
答:是的。
三、俄烏戰爭還是加沙戰爭,可能會提前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有可能未來幾年內停火嗎?
答:第一個問題,加沙戰爭;第二個問題,俄烏戰爭幾年後會結束,幾個月後結束不可能。
四、如果中美之間發生軍事衝突甚至戰爭,未來幾年最有可能在哪裏發生?
答:台灣海峽。(李成教授:我想說可能是南海)
五、如果美中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達到一定程度,新加坡必須選邊站,新加坡最有可能選擇哪一邊?
答:兩邊都不選。
六、如果中國的GDP超過美國,華盛頓會改變對華政策嗎?
答:不會,美中競爭肯定會加劇。即使中國的 GDP 全球第一,美元仍將是全球貨幣。
七、當今世界是雙極還是多極?
答:多極。
八:印度取代英國成為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是多少?
答: 100%,20 年後。
九、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說,習近平拯救了中國,您同意嗎?
答:既然我只能說是或否,我想我會說是。
十、您對人工智能這場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是樂觀還是悲觀?
答:樂觀。
十一、香港大學幾個月前成立了 CCCW,您認為 CCCW 現在的首要任務應該是什麼?
答: 發揮橋樑作用。
CCCW爐邊談話2-2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