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骨科與運動醫學科主任容樹恒教授8月24日(星期六)於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探討了香港運動員的發展與挑戰。他特別提到運動員的福利、退役後的保障、以及運動醫學的發展問題。容教授呼籲公眾和政府關注這些問題,並提出了如何改善香港運動醫學制度的建議。以下為書信全文。
給香港所有熱愛體育運動的朋友:
四年一度的奧運亦是國際醫學專家聚集的日子。自2012年倫敦奧運起,我就被應邀到奧運主辦城市參加國際會議及講學,今年亦不例外,參與會議之餘,亦買票入場看江旻憓、石偉雄、謝影雪、鄧俊文、杜凱琹及黃鎮廷的賽事。江旻憓、張家朗及何詩蓓在巴黎奧運,合共為香港勇奪兩金兩銅,全城歡欣雀躍,但隨着奧運落幕,意味新機遇開始。我期望公眾在喜悅之餘,多些關心香港的體育發展,例如運動員的福利、退役後的保障,以至運動醫學發展,多些討論,為政府提供意見,推動香港體育前進。
勿忘傷患運動員及退役運動員
除了能夠躋身奧運比賽的運動員,多年來,我見證許多運動員年復一年努力訓練,最終如同流星般悄然湮沒,沒有人關心,沒有人過問。運動員也像大家一樣,同樣面臨生活的種種壓力,更有許多自幼便全心投入運動,退役後可能無其他後路,亦背負長期傷患。
其中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是:運動員退役後,還有沒有醫療支援?例如羽毛球選手謝影雪,在巴黎奧運前確診的類風濕關節炎「是跟她一世的」,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費不便宜,特別是服用效果好點或副作用少點的藥。這些運動員為香港付出多年努力,我們可否提供一些退役後的保障幫他們?或許大家認為,一些疾病與運動無關,但我認為心理狀况很大機會影響人生病,正如類風濕關節炎是免疫系統疾病,其中一個致病原因是欠缺休息及壓力刺激等,不能說這跟做運動員絕對無關係,我覺得政府和體育學院應該思考方法,合理地繼續幫助退役運動員的治療。
運動醫學制度上仍可改善
每逢香港運動員在奧運及亞運等取得好成績,都會掀起一股運動熱潮,但香港的體育政策是否到位,對運動員的各種支援是否足夠,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最簡單的一個例子,香港的職業足球,願意投放在運動醫學上的資源少之又少,就連每年賽季前,支付球員的體檢驗身費都很吃力。而至今仍有球隊因資源限制,只能送運動員到急症室就診,再轉介輪候專科,而部分醫院的專科門診或檢查,例如磁力共振檢查,更需排期一至兩年以上,實在不太理想。
近年足總要求港超聯球隊須為球員購買醫療保險,幫補球員的醫療開支,實屬一大進步。然而,外地球隊做得更徹底和完善,如日本、馬來西亞和泰國足總,多數已聘請全職醫生和物理治療師隨隊,考慮到與當地資源和薪酬水平比較,香港相對較難聘請全職醫療人員,但制度上連請兼職也有阻礙。例如:若任職公立醫院醫生想幫忙,就要用自己的假期,放下工作隨隊服務,更需面臨繁瑣的申報程序。
如果體育總會提供機票住宿,醫院或會以利益衝突為由不予批准。近年國際體育賽事越趨頻繁,很多時候找不到公立醫院的醫生出勤,便要邀請私家醫生幫手。但有相關知識及經驗的醫生也不是很多,而且私家醫生也難經常放長假,安排上變得棘手。反觀日本、馬來西亞和泰國足總,當地足協與公私營醫療機構有緊密合作,支持醫生為代表隊服務,有幾十個醫生輪流兼職。類似障礙也發生在物理治療師身上,除了足球,其他體育總會都面對類似困境,非民間和學界可解決,必須由政府出面協調。
近年不少曾經訪問我們大學,以及參觀香港體育學院的外國運動醫學團隊,都認同香港在運動醫學上,對運動員的支援,在專業水平及硬件發展屬世界前列。雖然有許多出色的運動醫學人員,包括:物理治療師、運動創傷防護師、營養師等,但不論人手、薪酬架構、晉升及培訓上,都有很大進步空間。香港體育學院不是一個醫療機構,很難做到像大學或醫院一樣醫療專業化,但聘請優質和專業化的醫療人才來照顧我們的精英運動員,實在是必須的。
反之內地、泰國以至日本、韓國,在相關規範上做得比香港好。因為香港醫學架構上,並沒有運動醫學的專科,缺少法定認證機制,外界較難客觀判斷從業員水平,使從業員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機會受限。過去數年,我獲邀到內地、台灣、泰國和澳門,擔任當地運動醫學專科醫生註冊考核的考官,親身感受到相關專科在其他地區的蓬勃發展。2008年北京奧運後,內地的中華醫學會增設運動醫學分會,與其他專科並駕齊驅,但香港仍由民間自發推動運動醫學。
香港與世界上許多地方一樣,現時並無運動醫學的學士課程,大部分均屬碩士課程。香港中文大學於2004年開設了全港首個「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課程,20年來培訓逾千個運動醫學人才,屬全亞洲甚至全球最大的運動醫學專業課程。更大問題是:「即使畢業後,有什麼執業機會?」事實上,要發展多元的運動醫學體系並不容易,有培訓、認證和工作機會,才可蓬勃發展。國際上不少地方的運動醫學體系有三道防線,除了醫生、物理治療師,還有運動創傷防護員(Athletic Trainer)。美國、日本以及內地等早已有運動創傷防護員。他們是運動醫學的第一道防線,負責處理運動員日常訓練時的創傷,防護員能及時判斷傷勢,有需要時會與物理治療師討論治療方案,必要時再向醫生上報,由醫生作出最終決定,分工清晰,各有專業。若然香港不同的體育總會及學校也有運動創傷防護員的服務,可以周詳照顧運動員,亦為行業帶來更多發展空間。
我建議特區政府投放更多資源於運動醫學的培訓之上,讓運動醫學更多專業認證資格,以及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與執業機會,要加強香港體育學院的醫療水平,可參考外地的一些模式,例如香港體育學院與大學醫療單位合作推行專業化醫療,讓不同的專家在體院內成立一個醫療團隊,同時增加體院醫護人員的培訓,甚至到海外出色的運動醫學及科學單位進行交流及培訓,令香港體育學院的運動醫學發展更專業化、更國際化。
善用科技鼓勵運動
近年來香港運動醫學的團隊亦致力宣揚「醫體融合」的概念,盼將運動元素滲透至現有醫療架構,未來醫生診症時,除開藥和動刀,還有第三個選擇──開「運動處方」。
去年亞運期間我順道到訪內地浙江省多地,參考他們醫體融合的發展。以嘉興市為例,當地已建立完整的檢測中心和中央數據管理系統,已登記的市民於運動場所活動時,人工智能識別系統能自動記錄各項數據,可了解指定時段和區域內,有多少人在做運動,每單一市民分別做了哪些運動等。香港難以一一複製內地模式,但可參考當中「測、評、導、練」的理念,為市民提供測試和評估服務,過程中需要醫生、物理治療師、體適能訓練員等合作,這正是運動產業化和專業化,政府可借18區社區健康中心作切入點。
Do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Do
有不少朋友問我,我與運動員的關係:初時可能像是他們的父親,但他們長大了,我就變成他們的朋友,因為如果總是像長輩一般高高在上的醫生,他們未必肯聽你講。我自己有時更會變成一名「粉絲」。有次我身處倫敦,謝影雪正在伯明翰比賽,我特地即日來回看她比賽。亦有一次我在卡塔爾開會的時候,適逢「石仔」石偉雄有比賽,我亦特意坐過多小時車去觀看及支持石仔比賽,並和他及他的團隊晚飯。過去江旻憓在外地作賽,我亦都時常留意其成績,以至從網上看即時比數,我認為3年前的東京奧運Vivian(江旻憓)本應可奪得獎牌。今次巴黎奧運我能於場上親眼見證江旻憓站上全世界劍擊的最高舞台奪金,當時我十分激動,我都眼濕濕。這對她來說是遲來的獎牌及肯定。親身看他們比賽,一方面是為支持,其實心底裏面是擔心他們會受傷。作為一名醫生,更關注的是運動員每次比賽時會否受傷,並希望他們可健健康康地完成賽事。
最後,對於不少出戰奧運的運動員感謝我悉心治療,我不敢居功,反而向運動員道謝,因為從他們身上我學習了很多,並且更能幫助我往後治療更多病人。Do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Do,就是我們運動醫學團隊工作的座右銘,再一次在此感謝各位運動員給我們這個機會。謝謝。
容樹恒教授
2024年8月24日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