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75周年,紫荊文化集團8月26日(周一)主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紫荊文化論壇』暨『紫荊·院士開講』啟動儀式」。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應邀出席並講話,並邀請了來自英國、美國、塞爾維亞、印尼及內地、本港、澳門多位專家學者、政商領袖出席,他們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5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程,以及一國兩制在港澳的實踐,同時分享了創業故事。
許正中:科技新產業強,產業強香港興
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致歡迎辭時表示,今年是香港主權回歸27周年,澳門回歸25周年。如今的香港和澳門,走上了同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道路,融入了國家建設、民族復興的征程。香港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憲制秩序更加牢固,經濟活力持續迸發,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特色優勢得以彰顯,東方之珠更添魅力。
許正中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的「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表示在科技強國的征途上,中國人民始終自立自強,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衞星)震撼世界,「天宮」(空間站)、「北斗」(導航衛星)九天攬月,「蛟龍」(深海載人潛水器)、「鯤龍」(水陸兩用飛機)五洋捉鱉,智能高鐵跑出全球新速度,國產大飛機C919飛越維港,5G加速賦能網絡強國。
「科技新則產業強,產業強則香港興」。許正中表示,未來3年,將邀請中外各學科50位頂級院士來港,舉辦學術交流和科技講座活動,助力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作出香港貢獻、注入香港動力。
崔建春:應對挑戰,關鍵在領導力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應邀出席論壇。他以英語致辭,談及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三個關鍵成就,首先是從農業社會發展為工業化國家,其次是幫助8億人擺脫貧困,以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找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法。
崔建春又表示,當前內地和香港面對着氣候變化、地緣政治衝突等多重挑戰,應對的關鍵是領導力,需要通過改革為中國和國際社會帶來實質益處。他表示,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關鍵,7月舉行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一項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決定。這份稱為《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文件共有15個部分,其中13個部分有關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對國家和港澳地區進入中國式現代化新的發展階段,具有重要的推動力。《決定》又提及創新的重要性,對國際和香港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中全會向世界展示中國多個「P」
崔建春結合了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闡釋了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指出三中全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多個「P」,包括和平(Peace)、進步(Progress )、繁榮的全景(Prosperity panorama),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作出前景(Prospect)、政策(Policy)、舉措(Program)的承諾(Promise);外交上向國際合作夥伴提供理念(Philosophy )、原則(Principle)和道路(Path)的視野(Perspective)。
崔建春又表示,當前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他呼籲各界深刻理解並堅守一國兩制的原則,同時明白安全、發展、改革和穩定是息息相關的。他期待這次論壇能開闢新道路,為國家發展與繁榮提供推動力。他又建議,有意認識、理解和支持內地發展的人士,可以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黃偉綸:未來香港創科用地大增300公頃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致辭時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擔任了「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在國家支持下有更廣闊空間和「底氣」發展。特區政府今年將投入大量資源培育新質生產力,同時抓住機遇,完善科創生態圈,透過匯聚來自海內外的人才,致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他表示,隨着河套區港深創科園第一期首3座大樓預計年底陸續入伙,未來河套連同附近新田科技城將提供約300公頃創科用地,總樓面面積可達700萬平方米,是現時大埔香港科學園的17倍,有望打破香港土地不足的發展瓶頸。特區政府未來亦將繼續推出多項香港創科政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為國家科技進步作出貢獻。
紫荊文化論壇由紫荊文化集團主辦,今年邀請了多位來自內地、港澳和國際的專家、學者和政要發表主旨演講,中央駐港機構、特區政府和各界代表等共約200人出席,下期將介紹幾位國際知名學者馬丁‧馬克、鄭永年、伊沃娜‧拉傑瓦茨等的發言,敬請留意。
紫荊文化論壇 2-1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