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數據要素×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即將在上海舉行,該活動旨在鼓勵香港和上海的數據流通,同時希望資料運用能力經兩地互動後得到提升,甚至找到商機。
香港和上海作為國家最國際化的城市,在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轉型上有類似的地方,又具有獨特優勢和挑戰。隨着跨境數據流通重要性日益突顯,滬港應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加強合作溝通,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建設。關於兩地如何利用數據流通機會,筆者有幾個建議:
1. 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香港借鑑上海大數據中心的經驗、雲計算基礎設施等。這些基礎設施皆是數字經濟發展和數據流通的基礎,能夠支援大規模數據儲存、處理和傳輸,為企業和機構提供穩定、高效的數據服務。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更有利把國家領先的數字技術,推動成為國際標準。
2. 數據開放與共用
香港和上海有各自的數據開放方式,在建立開放的數據共用機制上可以互相學習。從香港角度看,企業應該通過與上海的互動,加強對內地數據資源的分布及使用方式,作出商業創新。上海則可與香港共同建立對標國際數據共用的創新機制。
3. 數據安全與私隱保護
在數據流通過程中,香港和上海極需要重視數據安全和私隱保護。建立健全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加強數據加密、身份認證和訪問控制,以保障數據流通的安全和合規性。在一國兩制體制下,滬港可以藉着這個機會,探索跨境數據流通的創新及更便捷的方式。
4. 數據標準與互通性
為了促進數據高效流通,兩地可以推動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格式,以確保不同數據源之間的互通性和數據交換的便利度,這有助降低數據集成和共用成本,加速數據流通的速度和效率。
5. 數據創新應用
香港和上海可以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創新的數據應用研究,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領域。通過合作和支持創新項目,激發數據應用和技術的創新,推動數據流通的深度應用。
隨着國家數據局對資料愈來愈重視,經過競賽來促進資料的流通,這次滬港合作的活動,應比往年更精采。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