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06 2025 15:53:0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從四會調查研究報告看小學的危機及光明面

我們除了發覺應正視小學校長的斷層現象外,小學領導層能以團隊方式工作,互相欣賞、支援,並自信地發揮專業能量,領導學校,令人欣慰。
10月4日四會發表了研究報告(六頁紙共十點解說),並已開了記者會。
 
翌日傳媒報道集中介紹小學校長斷層危機:校長們提早退休的意願加上副校、資深主任們不肯接棒。領導層的可持續發展,出現一定的障礙。(因各大報章有大量報道,在此不再重覆)
 

小學校長評分整體優異

 
召開記者會後的一兩天,各小學界同工大多表示欣賞四會的工作,說是如實反映了一些現況,及期望當局有所跟進。我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些調查研究的部份的其他發現:
 
(1)在調查中,有讓小學校長自評工作表現,副校長及資深主任亦就小學校長表現作評價,評分是以5分及格和10分為滿分。當中過半小學校長(57.6%)自認表現良好,自評表現為滿意和優異的分別佔19.0%及15.2%。根㯫表一資料,小學副校長和資深主任較多認為小學校長表現良好,回應百分率分別是佔40.0%和41.4%;其次則分別有36.0%和35.5%認為校長表現優異,這個回應率比小學校長自評優異為高。另一方面,評價小學校長表現為不及格的校長、副校長和資深主任則分別只有0.6%、2.0%和1.9%。整體而言,超過七成的小學校長、副校長和資深主任皆認為現時小學校長表現優異或良好(即8分以上)。
 
 
有個別同工質疑以上資料,是老鼠跌落天秤自稱自,我卻不作如是觀。
 
首先,所有問卷不記名,獨立信封寄回研究組,校長自評為優異的分數反比副校、資深主任低,可見校長在校內其他領導層心目中的表現確是令人佩服的,這個結果亦有助校內領導層的團結合作。
其次,香港人普遍有善於批評別人的文化,若教育界能律己嚴,責人寬,也是一件好事。
 

政府教育政策滿意比率低於一半

 
(2)有關小學校長對教育政策和校本執行政策情況的看法,研究小組參考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於2008年進行的「小學校長看教育政策研究」調查,向受訪小學校長提供13項描述供回應。根據表二資料,在164名小學校長中,超過八成的小學校長認同下列四項:「我經常是按校情推行政府的教育政策」(92.0%)、「我有能力按校情推行政府的教育政策」(89.0%)、「我期望我所屬的校長團體在將來對教育政策制定有更多發言的機會」(87.8%)和「我認為對教育政策發表意見是校長持續專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份」(82.3%)。另一方面,小學校長對以下各項不表認同比率較高:「我滿意特區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時對校長們有充份的諮詢」(67.1%)、「[礙於我能力不足,我很少在教育政策制定時參與」(70.8%)和「我在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時經常用個人名義發表意見」(73.8%)。是次調查既反映小學校長認為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諮詢不足,亦看到小學校長自認以個人名義參與政策討論不多;然而令人鼓舞的是,約九成小學校長認同和有能力按校情推行教育政策。而對特區政府現行政策感到滿意的比率低於一半,也值得關注。
 
 
結語:透過上述調查研究,我們除了發覺應正視小學校長的斷層現象外,小學領導層能以團隊方式工作,互相欣賞、支援,並自信地發揮專業能量,領導學校,令人欣慰。發表研究報告,召開記者會,只是四會研究跟進工作的第一步,收集同工的各種意見後,相信研究小組會把結果向有關當局反映,而同工們也會組織學習小組,認真思考研究報告裡顯示的各種問題,包括專業發展的需要及方向,如何強化支援機制,回應工作上的困難及挑戰,邁向更優良的學校管治。
 
(封面圖片:Pixabay)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