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傷、拉傷、扭傷怎麼辦?急性痛症要留意什麼?

受傷的肌肉沒得到適當處理,康復後有機會結疤而織纖維化或鈣化。至於傷處應該用熱敷或冷敷?

痛症通常可以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慢性個案因退化、肌力不足代償、過度使用肌肉疲勞,以及長時間姿勢不良等可以引發筋膜發炎甚至關節變形等;急性痛症的成因可以是外力撞擊和拉扯、身體碰撞或摔倒,以及快速的關節活動超過了生理結構限制等。

撞傷、拉傷、扭傷的分別

骨骼肌受到鈍物撞擊或因意外撞到硬物後,淺層肌肉組織內的微血管因壓迫而破裂,導致皮下淺層組織出血,血紅素分解代謝後形成深色血斑,從外表上可看見明顯的瘀青,有時候會感到發熱和腫脹。

受傷的肌肉沒得到適當處理,康復後有機會結疤而織纖維化或鈣化。至於傷處應該用熱敷或冷敷?這是常見的問題,通常我們都是先冷後熱:假若患處紅腫發熱,即時給予冷敷能幫助收縮血管,使感覺遲鈍減低痛楚。過一兩天後沒有明顯的炎症症狀,熱敷可以加速代謝和紓緩肌肉緊張。

至於老一輩用去殼水煮蛋,在患處滾動熱敷,筆者覺得挺有創意,可能舊社會一冰難求,就沒有冷敷的概念。

拉傷則是主動不當行為所致居多,天氣寒冷、熱身不足、血液循環欠佳、肌肉處於繃緊狀態時,從事爆發性的肌肉活動,尤其是離心收縮運動,或進行慢速但強度超過肌肉負荷的負重運動,便有機會引至肌肉束中的纖維組織斷裂。重覆性和姿勢不良的動作會也會做成輕度拉傷,而根據肌肉纖維斷裂程度,可分為3種受傷程度:

  • 輕度:肌肉束撕裂表示只有小部分纖維斷裂,並出現小量出血和壓痛,表面沒有異樣;
  • 中等:更多的纖維斷裂,內部出血腫脹,肌肉僵硬、疼痛,伸縮的功能受到限制;
  • 嚴重:肌肉束斷裂表示纖維全部斷裂,斷裂可能發生在與骨骼連接的肌腱,也會出現在中央部位使到肌肉收縮至兩端肌腱,從外表上不是腫脹反而是凹陷。

中等至嚴重斷裂,應固定患處,進行冰敷,立即求醫;輕度撕裂有機會在兩至三周內康復,期間須遵守5個急救及護理步驟:保護及固定傷勢;停止活動避免二次傷害;受傷後48小時內間歇性冰敷以減低出血和腫脹;期間抬高傷肢高於心臟讓血液回流;冷敷後以彈性繃帶包裹患處,適量的壓力有助止血和舒緩腫脹。

別以為受傷的永遠是肌肉

很多人有種錯覺,以為肌肉在身體活動時是「最賣力的前鋒」,所以受傷機會應該最高,事實並不盡然。以急性腰部扭傷為例,當中可能傷及肌肉、肌腱、韌帶、筋膜、脊椎間盤等等,尤其是髂腰韌帶更是深層扭傷的主要受害者。脊椎的首要功能是保護脊髓和中樞神經系統,活動和支撐身體的責任更多落在肌肉群(核心肌群)和韌帶之上。

髂腰韌帶位於下背部的腰方肌和髂肌附近,它連接了第4和5段節腰椎橫突和兩邊髂骨,穩定盆骨和腰椎的連繫,協助髖關節的活動。筆者以前也解釋過,就像地鐵車卡的連結器將車廂緊扣防止行駛時分離,韌帶連接骨骼構成關節,使活動時避免骨骼因肌肉拉力過大而脫鉸。當身體向前或側身彎腰時,張力都集中在這4和5節腰椎之上,負責連接的髂腰韌帶須承受相當大的拉力。

這組「不見天日」的韌帶,埋藏於深層筋膜及豎脊肌下面,受傷了也很難從外表察覺,當出現炎症和腫脹時,更會壓迫到由腰椎的神經根和周邊神經,臀部或大腿外側可能感到轉移痛,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並因為難以察覺根源而發展成長期的慢性痛症。

扭傷也可因程度分為3級:

  • 輕度:輕微創傷沒有撕裂,出現紅腫或疼痛
  • 中等:從超聲波檢查可見部分韌帶組織裂傷,明顯的腫脹和疼痛使到關節活動受限制
  • 嚴重:超聲波下所見韌帶組織撕裂或斷裂,嚴重紅腫和疼痛,關節內可能出現積水,基本上下背部和部分髖關節無法活動

無論是肌肉或韌帶受傷,有幾個要注意的事項:

  • 依據上述的輕中重症狀,觀察肢體受傷情況
  • 不能一開始就用熱敷的,以先冷後熱為原則,看清楚有沒有發炎症狀(紅、腫、熱)
  • 韌帶比肌肉需要更多時間復原,一來是關節活動位置難,二來韌帶接收的血氧供應量少,所以韌帶受傷首要是固定傷肢
  • 不要胡亂讓人按壓,輕症自行用清涼按摩膏捽幾下可以紓緩緊張痛楚,但別人可不一定清楚你的受傷程度,用力過度按到深層發炎位置只會適得其反
  • 家庭醫生通常會給你消炎止痛藥和病假,待休息幾天再判斷,而一般診所也沒有設置超聲波等檢查儀器,情況容許到物理治療師作詳細檢查

彭俊耀簡介: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聖公會福利局轄下診所高級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永久會員;曾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20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學士、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物理治療健康科學博士。曾於多份國際期刊出版文章,議題包括超聲導航幹針、老年膝關節退化和三維立體動作分析,以及多次受邀於醫院管理局大會、澳洲睡眠質素會議及亞太復康會議中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