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教授談中美變局:台海戰爭打不得 美國設下的陷阱

李成教授表示,民主、共和兩黨目前都同樣認為,真正的威脅來自於中國,但民主黨和共和黨還是有區別的。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過去兩周發生戲劇性變化,首先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7月13日遇刺未遂,使他即時獲得大量支持。特朗普繼而提名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萬斯(JD Vance)作為他的競選副手;然後是民主黨現任總統拜登宣布退選,表示支持副總統賀錦麗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預計賀錦麗最快可以在8月1日正式獲得提名,8月7日之前選定競選拍檔。

7月22日,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教授在香港書展主講「變局中的中美關係」,吸引了眾多關心中美關係的聽眾出席。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預料數日內將正式獲得黨內提名,出選總統。(賀錦麗Facebook)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預料數日內將正式獲得黨內提名,出選總統。(賀錦麗Facebook)

了解美國人心理 換位思考,求同存異

李成教授首先介紹出版新書《中美關係 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的緣由。他表示,當前世界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發表這本書一開始是給美國讀者看的,但後來希望國內讀者也了解大變局時候美國人的心理狀態,以便換位思考,求同存異。香港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黃裕舜擔任講座主持人。

鑑於特朗普在競選活動受槍擊,拜登正式退出美國總統選舉,轉而支持尚無突出政績的賀錦麗上陣。今年美國總統競選結果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成為關注的焦點。李成教授分析,從目前的民調來講,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是勢均力敵,未來幾天,民主黨會決定總統候選人。無論如何,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都在朝極端方向走;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包括社會政策、經濟政策、文化政策等。他認為,美國國內現在處於一個「極其撕裂」的狀態。

李成教授表示,今年美國總統選舉,三個搖擺州,即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辛州和密歇根州將是關鍵,目前三州情況都是特朗普領先,「但是民主黨會鼓動起來,與共和黨惡鬥」。

特朗普在三個搖擺州分的民意暫時領先。(特朗普Facebook)
特朗普在三個搖擺州分的民意暫時領先。(特朗普Facebook)

中美齟齬不可免 唯戰爭必須避免

那麼兩黨勝負,對中國有什麼影響?李成教授表示,民主、共和兩黨目前都同樣認為,真正的威脅來自於中國,但民主黨和共和黨還是有區別的──儘管兩黨都主張對華強硬,但是共和黨尤其是黨內的極端勢力有強硬的反共反華派,而民主黨則是「小院高牆」式有限度脫鈎。然而,意識形態的兩極化,會向中國施加很大的壓力,因此有些中國人認為,特朗普當選也許更好一點,因為他是商人思維。

李成教授認為不應高估個別領導人在中美關係中的作用。「實際上,中美關係惡化跟領導人的關係不是最主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講是中美關係惡化是必然的,是結構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美國從1945年以來,從來沒有碰到過這麼強勁的對手,中國迅速發展給美國造成了極大的不安,與(前)蘇聯不同,中國對美國來講,是全方位的挑戰,所以美國人才講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即守成大國和崛起大國的矛盾,這是其一;其二是美國的信心出了問題,加劇了美國對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經濟模式的恐懼,而這種恐懼就造成了要打壓中國的想法;其三是美國中產階級的萎縮,而中國的中產階級崛起。這三個因素加在一起,就說明中美關係的問題是結構性的」。他又強調,不是說修昔底德陷阱必然導致戰爭,恰恰相反,戰爭必須要避免,而且絕對能夠避免。

李成教授強調,「台灣戰爭」沒法打,人工智能對撼的後果不堪設想。
李成教授強調,「台灣戰爭」沒法打,人工智能對撼的後果不堪設想。

兩岸一旦兵戎相見 秒變人工智能戰爭

他又說,所謂「台灣戰爭」,是美國給中國設下的陷阱,說明中國不想落入這個陷阱,「美國有些人要叫中國打台灣,然後製造混亂,以轉移視線。因為這個危險太大,做不了,民眾和各地方反彈會極其強烈。中國領導人當然很清楚,這個戰爭是沒辦法打的,一打就馬上升級, 中美兩國都是人工智能強國,會升級成為人工智能戰爭,就是機器與機器的戰爭,一旦起步就無法收拾,就像台灣許倬雲教授講的,一半的人類將會即時毀滅」。

李成教授又認為,中國對美國也可以換位思考,不要認為美國對中國強硬,就意味着美國要跟中國打仗。中美要避免戰爭,了解彼此的心態,然後抓住利益的交匯點。

在《中美關係 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一書的封面,有「擴大利益匯合點 尋求最大公約數」兩句話,可以作為全書的主旨。

《中美關係 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書影。(三聯書店)
《中美關係 變局中的利益交匯點》書影。(三聯書店)
保一國兩制不變 香港最重要任務

主持人黃裕舜最後問李成教授對香港現況的看法,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香港如何才能保住自身的國際化和國際地位,同時為國家作貢獻?

李成教授表示,香港處在一個非常好的位置,在一國兩制下,既保持了學術自由,而且社會環境已經穩定下來。香港目前需要更多的開放,更多走國際化的路。他自言對香港有情意結,在美國自我介紹都說「李小龍的李,成龍的成」;香港有些詞彙跟上海話相似,比方說「落雨」(李成是上海人)。但是,「香港必須要更進一步的看到自己的長處,同時要意識到自己的短板。以前曾經使得香港成功的一些優勢,有些已經不復存在了,它必須改變,必須加強它的社會創新,這方面必須要有緊迫感,你看深圳的速度多快,但我對香港還是非常有信心的,香港非常國際化,它有Google(笑),希望它的自治、自由可以更多一些」。

李成教授又表示,中央駐港的官員曾不止一次指出,如果香港像內地其他城市一樣,那不是成功,是失敗,怎麼保住香港的一國兩制,就顯得很重要;他也相信,台灣問題假以時日,也會和平解決──他相信一個崛起的大國,會選擇最好的時機解決統一的問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