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CDIA)獲得超過450間涵蓋各行各業的企業機構和政府部門支持,為650多名基層青少年根據他們的興趣及潛能,提供工作體驗機會。計劃並得到超過100名具社會職場經驗人士,擔任義務職志導師,從旁扶助及指導,幫助青少年鍛鍊軟實力,建立人生職志目標,自我增值。
目前全球及香港經濟面對嚴峻挑戰,香港近半年有多家學術機構就青少年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年青人普遍有「躺平」傾向,窒礙他們自己及社會的長遠發展。然而,過去10年,參加「Y-WE(Youth Work Explorer)我才有用」的工作體驗計劃(下稱Y-WE計劃)的青少年,以及今年參加Y-WE計劃的650多名基層青少年,卻選擇爭取機會主動參加工作體驗計劃,自我增值,為自己的前途奮鬥,追求其人生目標,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
今年最感興趣行業── 金融及文化突圍而出
今年的Y-WE計劃,參加人數比去年大增,當中更有近50人已經出勤,成功完成工作體驗。至於學員最感興趣的熱門行業,與過去兩年一樣,是醫療及護理行業,多達18.2%學員選擇;其次是創新科技行業,有10.5%學員選擇,比例與去年相若。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及財務行業,今年亦列入三甲,取代設計創意,有9%學員表示這是其「第一興趣」領域;最後,文化及歷史首次進佔五名之內,反映政府推動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成效,而香港經濟正在向多元化產業結構發展。
GPS 職志導航計劃 全方位展現行業大藍圖
GPS職志導航計劃是Y-WE的前期培訓活動,目的是在學員參加工作體驗前,讓他們通過參觀及講座,使其全方位了解其有興趣行業的性質、結構、深度和闊度,對行業有全面概念,到實體職場進行工作體驗時,能得到最大效益。
今年CDIA更與多個行業合作,包括醫療及護理、創新科技、金融及財務、電商及營銷、航空及機械、建造及工程等,在香港南區扶輪社的資助下,提供一系列「GPS 職志導航計劃」活動。
Y-WE計劃助青少年建立職志 成果具科學實證
Y-WE計劃針對基層青少年的未來生涯規劃發展及肯定自我效能,至今推行了10年,在市場內具有領導地位,迄今受惠青年人數超過2500名。Y-WE計劃得以成功,有賴政、商、民的通力合作。Y-WE計劃於2020年獲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認證至今,持續5年,均證明可以幫助青少年建立人生職志方向,顯着提升他們的各項表現,包括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及對將來在職場工作的總體信心;對建立自己事業的動力;對職場實況的認識;對生涯規劃及發展的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 Self Efficacy),從而增加他們成功追求人生目標,向上流動的機會。
倡議將 Y-WE 計劃推至全港 幫助更多高中學生
世界在變,各行各業亦急促變化轉形,CDIA亦與時並進,持續優化Y-WE計劃,並將之發展成一個有系統和整全的平台,幫助高中學生建立人生職志方向,改變青少年「躺平」的心態,他們邁向構建積極人生,貢獻國家及社會。
CDIA主席陳龔偉瑩說:「長遠而言,期望政府考慮將工作體驗計劃納入學校的正規課, 讓學生先行確認自己的興趣、強項和職志,建議政府可考慮規定中學生在離開校園前, 必須獲得按職志興趣安排的工作體驗機會,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期待當局探討這個可行性,使學生能有正向的生涯規劃,構建積極人生。」
學員葉米洋打破對科技固有印象 表現出色獲延聘
米洋今年剛考完中學文憑試便參加Y-WE計劃。早已矢志投身創新科技行業的他,今次被配對到一間數位轉型跨國科技企業,由於表現出色,被公司延聘為暑期工。
米洋直言Y-WE令他獲益良多,打破了他之前對人工智能(AI)的固有印象,讓他有機會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創科行業的性質和不同的工作崗位,扭轉了他對AI的認知。以前他以為AI只是聊天機械人;現在他知道 AI 的應用不只於此,透過分析輸入的資料,還可製作出詳盡報告。米洋説 : 「AI 雖然節省不少人力和時間,取代了不少人的工作,但最重要是仍需要『人』給予指令,我現在更明白面對科技發達,人類可以扮演和發揮的角色。」
除了一些硬知識,米洋還體會到職場文化,大大改善了他與人相處的能力和技巧。從初時的「騰騰震」,無甚特別目的便不會主動與人交談的他,現在會主動跟人打招呼,甚至閒聊、聯誼、每天享受與同事一起午膳交流。
居住天水圍的米洋,每天要跨區到上環上班,令他認識到這個華洋集處的舊區,感受與其居住地點風貎迥然不同的香港另一面,擴闊了他的圈子和視野。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