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沙地阿拉伯

沙特是否放棄美國、靠攏中共?當然不是,沙特並不是傻仔,它是在玩國際象棋,中共只不過是一隻棋子而已。縱使2022年12月習總訪沙,但似乎雷聲大、雨點小。

近日,多位香港親中KOL大談美國與沙地阿拉伯(簡稱沙特),特別是有關所謂50年的「美元石油協議」,指出它已在今年6月9日到期,便借題發揮一貫的「美帝衰、中共好」言論,這些論者當中有大學教授、前政協、資深記者。唯獨他們對石油和中東的了解程度,只及港府官員的「中東王子」之水平,而對美國在中東的整體部署之認知,更是「小學雞」程度,誤導港人綽綽有餘,但望中共高層的顧問,對這些阿諛奉承之言一笑置之。

這些親中KOL主要認為:美沙石油協議不續約、石油交易去美元化,人⺠幣的興起、中東將靠攏中國,中國可充當做和事佬、取代劣績斑斑的美國云云。筆者會逐一拆解這幾個謬論,首先,這個所謂石油美元(Petrodollar)協議、和它已被沙特取消/不續約的消息,完全是假新聞!

這流料的源頭,是一篇臉書(Facebook)的貼文,最早在2024年6月13日發表,隨即廣泛流傳,如果無做功課,一般人是容易上當的,可笑的是,不少似乎是懂事的親中和藍絲傳媒人亦中計,直至幾日前,一些中文媒體才開始質問是否堅料。其實,早在6月17日起,這假新聞便已被多個有公信力的外國傳媒揭發了。

美沙的協約關係

美國和沙特兩國的關係深且厚,多年來在軍、政、經各方面,皆緊密合作,當然之間便有多個協約,但是並沒有所謂Petrodollar石油協議的。言則兩國的關係,亦因為有以色列的因素,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整個中東和近東,以前都是顯赫一時的奧圖曼(Ottoman,或稱鄂圖曼)帝國一部分,而阿拉伯半島約在1517年前後,便被奧圖曼征服,但這不是一個易統治的地方,各個在半島上的本土勢力經常叛變自立,而各勢力之間亦內鬥頻仍。

彼德奧圖(圖右)在電影《沙漠梟雄》中扮演「阿拉伯的羅倫斯」,圖左為人物原型。(Wikimedia Commons)
彼德奧圖(圖右)在電影《沙漠梟雄》中扮演「阿拉伯的羅倫斯」,圖左為人物原型。(Wikimedia Commons)
當奧圖曼在1853年被沙俄稱作「歐洲病夫」後,列強便準備將之瓜分。英國在1869年建成了位於埃及的蘇彝士運河,是海軍去遠東的捷徑,故此英國有必要將埃及和阿拉伯半島,納入它的勢力範圍內,開始鼓勵並協助當地人叛變奧圖曼自立,顯例是1962年荷李活著名電影《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中的主角英雄T. E. Lawrence。沙特在1932年正式獨立成一個王國,英美率先承認,美國更在1933年取得石油的勘探權(但要到1938年、二戰前夕才在小鎮Dammam發現石油),而當時尚未發達的沙特,只不過是歐亞貿易各通道中的一個中途站、駱駝帶貨商旅的傳統地盤、阿拉伯半島上眾多沙漠梟雄之一。

在二戰尾聲的1944年,美國四大油公司(Chevron、Mobil、Exxon和Texaco)便聯營在沙特成立「阿美石油公司(Aramco,全名是Arabian-American Oil Company)」,準備在戰後大展鴻圖。一年後(1945)二戰尚未打完,羅斯福總統便親往中東,與沙特國王密晤(秘密是因為二戰未完,兩國元首均有被暗殺的風險)探討戰後重建,羅氏主要談猶太人立國,次要才是石油,交換條件是沙特國王的主菜,他需要美國的軍事保護,主要敵人並不是外國,而是所謂「兄弟」的伊斯蘭鄰國、和沙特國內的反對勢力,配菜是美國的巨額經濟援助,這便是美沙良好關係的開始。

羅斯福的會議並無簽署正式文件,只是君子口頭協定,隨後才由雙方文官起草意向書,然後簽署存檔。3年後的1948,阿美公司才在沙特東部、近波斯灣⻄岸發現Ghawar巨型油田(在Dammam鄰近),這才是沙特油王國的正式開始。兩年後的1950年,阿美更取得與沙特五五分賬的開發合同,同年便鋪設了一條1000哩⻑的油管,將油輸送到黎巴嫩的⻄頓(Sidon)港口,然後船運到歐美。翌年(1951年),美沙簽署了軍事互助協約(Mutual Defense Assistance Agreement),兌現了羅斯福的承諾,這亦是美國在沙地駐軍的開始。

由1973至1980年間,沙特緩步將油田國有化,並在友善的安排下全盤收購了阿美,改為今日的沙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但同時亦給予阿美前股東多項優惠,例如仍由美國四大油公司做技術顧問、和做石油出口的中介,故此,沙特的石油出口,一直都是以美元定價和找數的,並沒有所謂「美元石油」的協議,更無50年的期限,截至今日,沙特尚未公布任何石油出口的改動,仍然是以美元定價和找數。

美元石油的迷思

香港親中KOL的「美元石油」迷思,只不過是「唱衰美帝、唱好中共」的愛國情懷頭腦發熱,被假新聞愚弄的又一顯例。首先,今天的國際外匯市場,已是高度的開放和自由化,無論用何幣值去買沙特的油,都容易找換成美元,而美國的原油進口,筆者已在廿年前的文章指出(見〈美國為石油而戰?〉,信報,2003年3月4日,第十五頁),早已不再依賴沙特或OPEC了,見下圖的最新資料:

親中KOL只需做點功課,便不會自暴其醜,讓人笑掉大牙。截至2023年尾,美國的原油進口來源地:50.5%加拿大、10.6%墨⻄哥、5.5%沙特、12.1%其它OPEC國、21.3%非OPEC國(如北海油)。美國佬受過1970年代中東佬的禁運教訓後,用了只廿年的時間「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便將加拿大進口比例,不斷上升至與沙特對等,到今天已完全不用依賴沙特或OPEC了。

現時的加美墨北美貿易協定(和它的前身NAFTA),規定加墨兩國對美國有優先出口的安排,即是說,美國的六成進口便完全有了保証,而三國的油管網是連通的(氣管網亦是),加拿大的油公司更是五、六成是美國資金擁有。依據筆者手頭資料,現時全球的原油貿易、包括加墨、OPEC和非OPEC國家,八成都是以美元計價和找數的。

香港親中KOL的一派胡言,什麼石油交易去美元化、石油美元的主導地位可能面臨重大的挑戰…具有深遠的影響…可能破壞全球金融秩序、石油美元消失和石油人⺠幣的興起,等等,無知的程度令人震驚,是幾千呎油井下的井底蛙!就算沙特真的傻起上來,不讓美國佬用美元找數,對美元在全球的硬貨幣地位、和對全球的金融秩序,影響微乎其微。其實,沙特為求保值,便一直都有買美債,這跟中共買美債是同一道理。筆者估計,普京賣石油給大陸,和大陸出口貨物去美國,都仍會堅持主要是收美金的。

某位香港親中、被取笑為國師級的KOL,近年經常鼓吹港幣與美元脫鈎、人⺠幣就快可國際化了,其實,習總書記要派人獎勵他屁股八十大板,香港乃大陸的窗口、太平門、美元的找贖機,港幣與美元脫鈎?這等於幫習總倒米,更會導致香港真正成為金融中心遺址。美金是全球貿易的硬貨幣,人⺠幣不是,而在「全球外匯市場交易量貨幣佔比」中2022年的數據是美金44%,人⺠幣只3.5%,要人⺠國際化,尚有一大段距離要追。

其實,中共未必真想人⺠幣現時便變成硬貨幣,在過去幾十年的國際經濟大災難中,例如2007至2009年的大衰退、和今天的高通脹,因為人⺠幣的不流通/有限流通,便讓大陸可逃過一劫,或受較小的衝擊,香港便是這個舉足輕重的控制閥。要做大國,也要有承受得起經濟災難的能力方可。香港這些親中的KOL,簡直是蠶蟲師爺!

中美在中東的地位

當年羅斯福與沙特國王的密約,美國的武力保護是最重要之考慮,到今天仍是。沙特是中東最富有的大哥大,但亦危機四伏,便需要強而有力的保鏢,沙特會選擇美國還是中共做保鏢?現時,對沙特最大的威脅是伊朗,沙特人⺠九成是伊斯蘭的遜尼派(Sunni)、伊朗人⺠九成是什葉派(Shia),兩派是世仇死敵。伊朗是真正的政教合一,即是政權和⺠權都在教權之下,而沙特名義上是政教合一,但實際是極權的王權,故此時刻要防範不被顛覆。

而伊朗不斷發展它的核武能力,對整個中東、近東各國,不分宗教(伊斯蘭、猶太教、基督教)、或不同教派者,都構成嚴重威脅,當然,作為核武大國的美國和俄國,便更不能袖手旁觀。中共自認堅決支持伊朗,有無協助發展核武?外間很難証實。但只需翻開地圖一看,伊朗與沙特是近鄰,就只得一個波斯灣隔開,沙特又怎可能無戒心?既然中共是站在伊朗這邊,它又如何能做和事佬,說服以色列和中東各國,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呢?

沙特是否放棄美國、靠攏中共?當然不是,沙特並不是傻仔,它是在玩國際象棋,中共只不過是一隻棋子而已。縱使近期(2022年12月)習總訪沙,但似乎雷聲大、雨點小。除了是繼續買沙特油之外,筆者只見過一宗(2023年6月)有關電動汽車的投資意向,但仍只是在商討階段。然後是今年(2024年5月)香港派官員訪沙,結果搞來搞去,亦只得「中東王子」一個大頭佛。

而在美國這邊廂,奧巴馬在任內便曾4次(2009-2016)專訪沙特,特朗普上任後(2017年5月),隨即帶團往沙特簽了一大堆協議、合同和意向書,共值約5百億美元,包括軍備、高科技、石油技術和設備,絕大部分都是在奧巴馬任內便已傾妥的。然後,拜登在上任後2年(2022年7月),亦率團往沙特簽了18份協議,涉及能源、軍事合作、通訊、航天、綠能、核能、醫療設備等。又在翌年(2023年9月)簽了一份意向書,計劃幫助沙特打做成一個跨歐亞的綠色通道(intercontinental green transit corridors)。似乎美沙的友好合作關係,尚無退減的勢頭!

最後一提,不少人都漠視美國本身亦是一個石油生產大國,它的原油產量一直都在全球五甲之內,多年來僅次於沙特排名第二,最近六年更是全球之冠。言則,美國亦是全球耗油國之首,但近兩年的進口已跌至少於6%,而現時更完全不用依賴OPEC、或敵對國家如俄國或伊朗。相對中國,它在全球耗油國中排名第二、產油國排名第六,耗油是產油量的四倍,進口完全依賴俄國和OPEC。這便是中美之間的差別,是目前全球石油地緣政治不爭的現實。

馮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