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結伴迴避美國霸權政治

如今與中國合作互惠互利發展經濟,重振英國正在迷航的世界觀!中國的到來,無異讓英國再找到導向的羅盤,怎會不馬上抓住呢?
同樣,中國與印度交戰時,停戰便撤兵,還將軍隊撤回到開戰之前的界線,以示沒有領土野心,即使邊界領土有爭議,也強調不用軍事解決,要用外交談判解決。和毛一樣,鄧小平在1979年與越南開戰只兩周,停戰即把軍隊撤回,寸土也不佔領。1984年處理香港問題時,鄧也與英首相撒切爾夫人提出用外交談判解決香港主權歸還,並提醒撒氏不要重施福克蘭島戰爭的故技。中國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福克蘭島,一旦開戰,香港花了一個半世紀建立起來的繁榮與安定便會毀於一旦,英國不珍惜,中國卻不捨。為了說服英國,鄧還特別提出保留原有制度不變,以示維持香港的繁榮與安定的善意。
 

中國軍事思想傳統

 
說到這裏,本文要強調的是毛與鄧的這種軍事思想不是個人行為的特例,而是中國軍事思想所塑造成的軍事傳統,這種軍事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因為戰火連年而體會出來的寶貴經驗,管仲與孫武便是其中兩位傑出的政治軍事家,他們都將兵當成凶器,用兵志在攻心,不志在殺戮。這種思想經《孫子兵法》總結軍事經驗後,成了中國後世2,000多年的軍事寶典,而用軍隊作為攻心的戰略歷代層出不窮,儘管戰爭中有窮凶極惡殺人如麻的軍頭,但都被對手的攻心兵法擊破。
 
而在抗日戰爭中,毛澤東之所以能成功將抗日戰爭由正規軍的戰爭轉化為全民戰爭,正是因為看到了日軍窮凶極惡的軍人本質,才想到自己要打造一支「人民解放軍」的軍隊,這支軍隊之所以能在大半江山的日軍佔領區,以游擊隊的作戰形式藏身在人民群中,伺機隨時出擊,叫日軍無法在佔領區安守下去,把日軍七成的兵力困死在中國大陸,用的戰略正是發揮了《孫子兵法》的攻心為上上策也!
 
由此可見,有了毛與鄧作出了中國軍事思想的示範作用後,毛鄧後的北京國家領導人,那怕他們在朝向軍事現代化去建軍,儘管美國將自己的軍事思想投射到人民解放軍身上,但人民解放軍卻不斷強調不搞霸權,而且在建立軍事現代化的同時,也不斷尋求戰略方法去迴避掉進 Mearsheimer 所指的霸權政治的怪圈。上述 Mearsheimer 指出的美國三大戰略選項,除了第一項中國不能為美國作出抉擇外,第二項戰略中國所能做的,也都用心在做,目的不是志在與美國對着幹,而是不想其他國家被美國利用成為美國霸權政治的棋子。
 

非霸權政治思想

 
在這種非霸權政治(Non-Hegemony Politics)思想體現中,習近平所倡行的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的計劃,正是迴避霸權政治的籌劃。這計劃與過去帝國主義或霸權主義的根本差別,是他們(帝國主義者)在全球攫取殖民地的目的是殖民地為我用,在攫取殖民地資源之餘,不會去做殖民地基礎建設的發展。即使有道路與海港的開發,但其目的也只是方便輸出當地資源,不像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所強調的基礎建設,目的是為當地國家的全方位發展而推動建設基礎設施,用基礎設施的道路、海港、水電、城鎮建設、工業發展、環境規劃等等建設去活化當事國的全方位發展;目的是以殖民地主義與霸權主義所遺留下來所見到的殖民地大大落後於其宗主國的情況劃清界別。
 
這計劃自習提出後才不過兩年,其中的發展已遍及東南亞(最近成功與印尼簽下協議開發由雅加達至萬隆的高鐵建設)、南亞半島(印度與巴基斯坦都先後與中國達成建設高鐵的協議)、中亞與俄羅斯也有同樣的協議。甚至遠至美國後院的中南美洲的巴西與墨西哥等,也都與中國在進行基建協談中。
 
雖然這些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的大計,仍待進一步落實,可是就兩年下來的努力所得,最難能的成效不只是得到全球60多個國家參與亞投行的發起國名分,就迴避掉入美國霸權政治怪圈來說,是抵擋住美國的阻攔。最近習近平成功與英國簽下超過400億英鎊的協作建設計劃,其中最大的項目便是基建項目的核子發電廠。在此同時,中英還簽署協議致力建構「面向二十一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筆者曾在英國首先參與成立亞投行的第一時間撰文指出:在對華外交關係上,英國的政治眼光很銳利,對中國的市場力求參與開發,對清廷如此,對民國也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也是西方第一個(對比美國要等30年後!)也是西方第一位,而且還與美國持異見立場。
 

重掌發展羅盤

 
中國成功爭取到英國共同致力打造二十一世紀的非霸權政治的戰略夥伴關係,真可說是成功繞過美國的霸權陷阱,因為英國長期以來是美國的最親密戰略夥伴,對歐陸政治如此,對中東如此,在非洲亞洲也都如此。可是現在卻下定決心要和中國交上21世紀的全球戰略夥伴,正是有感於中國不想和美國玩霸權這一套,英國過去也為這一套吃過美國的大虧,如今痛定思痛。正如英相卡梅倫所說的,中英聯手有着世界第二與第五位的經濟實力的結合,已足以為世界經濟健全發展作出示範。以英國手上握有英聯邦好幾十個成員國的實力,其中還有關係密切的加拿大、澳洲與印度,再加上傳統上手握左右歐洲大陸的「皇牌」,中國能得英國這位戰略夥伴,非霸權政治的戰略可行矣!
 
對英國的戰略利好來考量,在過去200年來一直想參與開發中國市場的盼望,現在已出現在眼前,怎會輕易錯過?正如 Mearsheimer 所指,英國在面對到希特勒經濟崛起時,也力排眾議,不主張和德國在經濟上割席,更何況中國不像德國近在身邊,對英國的安全問題也遠在天邊,美國想要英國同行去阻攔中國經濟成長,把200年來好不容易才實現的機會輕易放棄,更難以想像。如今與中國合作互惠互利發展經濟,重振英國正在迷航的世界觀!中國的到來,無異讓英國再找到導向的羅盤,怎會不馬上抓住呢?
 
(封面圖片:亞新社)

鄭赤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