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後復甦,焦點都放在旅遊業是否興旺。全面恢復通關後,旅業表現卻乏善足陳,內地旅客來港數目雖逐步上升,但購物和消費都不及過往;相反北上消費成風,本地零售市道大受打擊,大陸以外的旅客來港數字也明顯跟疫前大有距離。到底香港對內地和國際旅客是否已失去吸引力?到底香港出了什麼問題?
今年3月13日文體旅局署理局長劉震在立法會回答議員關於「提升旅遊業競爭力」時表示,去年訪港旅客達3400萬人次,每季度的訪港旅客數目也持續增長,「顯示旅遊業復甦的勢頭強勁」。然而,這些數字背後卻有另一種解讀。
訪港旅客增 唯旺丁不旺財
據旅發局今年3月向立法會提交的工作報告,去年香港過夜旅客人均消費6900元,較疫前的2018 年上升300元;但非過夜旅客人均消費則僅1300元,較2018年大減900元。
旅發局也預測今年香港過夜旅客人均消費將減至5800元,較去年跌1100元;非過夜旅客則維持1300元。換言之去年和今年計,過夜及不過夜旅客的個人消費額都下跌。內地旅客來港數目雖正在上升,但「使錢」則在減少,是典型「旺丁不旺財」。
媒體引述議員批評,認為本港旅遊產品仍停留在「免費娛樂」上,像維港的無人機和煙火都是免費觀賞,內地客欣賞過後離港,即是說政府對旅業的投資產生不了太大經濟效益(旅客在港消費下跌),形同「白做」。
去年2月政府推動「你好,香港」大型推廣活動,送出50萬張機票,在景點提供特別優惠,並推行全球宣傳,希望吸引旅客來港。據香港大學的學者分析,「你好,香港」推廣活動有助刺激疫後整體訪港旅客數量,其中來自內地和澳門的旅客回升幅度最明顯;但來自長途市場(尤其歐洲、非洲及中東、澳洲、新西蘭)及北亞的旅客恢復則較慢,內地旅客人均消費也並無因「你好,香港」而恢復至2019年社會事件前的水平,說明了旅業算不上是真正復甦。
抓住國際局勢機會 造就香港旅業成功
說過了──本港旅業佔GDP(本地生產總值)僅在3%至5%,雖是本地經濟四大支柱之一,但佔經濟比重並不高。旅業重要,是因為它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尤其低技術工種,對勞動力市場十分重要;加上旅業迎接各地旅客,是國際經濟活動重要一環,對樹立一個地區/國家的國際形象極重要,令推動旅業成為所有政府經濟政策的重點項目之一。
香港旅業成功,是把握着國際局勢演變、抓住每一次機會成功而上的結果,充分反映港人的靈活應變特質。
1950年代初,本地旅業利用韓戰的機會,作為西方陣營的「大後方」而得益,尤其人員、物資的調動補給和停駐休息。1958年香港遊客人次突破10萬大關,主要就是因為美軍人員頻繁過境、到港休憩度假。
韓戰結束、加工貿易興起,為本地旅業帶來另一次發展機會,旅遊業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增長。這段時期除了觀光旅客,也開始有不少商務客。至1970年,來港旅客已達90 萬人次。到了1970年代,隨着「亞洲四小龍」崛起,香港旅業也更上層樓,1978年訪港旅客突破200 萬人次,香港成為亞太區旅遊中心之一。19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為香港經濟註入一股新動力。《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香港經濟蓬勃興旺,加上台灣開放民眾到內地探親旅遊,台灣旅客多經香港赴大陸,各項因素造就本地旅業強勁增長並出現新突破,1984至1988年間,來港旅客人次便翻了一番,接近600萬。
1990年代是香港經濟發展黃金時期,旅業發展也不斷增長,續創高峰。1995年回歸前夕,訪港旅客人次破了1000萬大關。
1997年香港回歸是國際大事,世界矚目,令香港成為亞洲最引人入勝的旅遊地點,來港旅客絡繹不絕。97亞洲金融風暴,其後再有SARS 疫情,香港經濟受重創,中央出手救港, 2003 年7月推出港澳自由行,開放讓大批內地旅客來港,從此香港旅業進入另一個新階段,旅客數目大增(從2002 年的1600 多萬人次,大升至最高峰的2014年6080萬人次),而且以內地旅客為主(比例由2002 年41.2% ,急增至2023 年近80% )。本港旅業從過去的國際化,進入了中國化特色。
追求大量旅客 負面效應或超過經濟效益
疫情過後由於見經濟復甦未如理想,有建議政府應再擴大自由行範圍,並恢復「一簽多行」,盡量「谷」更多內地旅客來港。這種思維,仍集中在爭取更多數量(旅客人數),希望以人氣帶旺市道。但其實以香港一個小地方,大量旅客入境已導致嚴重的「主客失衡」,造成「過度旅遊」現象,令社區承受壓力(早前香港大學遊客過多滋擾校園生活,即為一例)。
訪港旅客數目之多,可從旅客人數相對本地人口的比例看出:2000年該比例為2比1,迅速升至2018年的9比1;即使2019年旅客人數大跌,但該比例仍接近8比1。其他國家旅遊熱點的旅客和人口比例於2018年的情况,巴塞隆拿是7比1,新加坡3比1,倫敦2比1,紐約2比1,港人最愛的旅遊點日本東京更是1比1,都低於香港。很明顯,旅客數目不斷增長的邊際成本都會由社區承擔;繼續追求大量旅客來港,其負面效應有可能會超過經濟效益。
特區政府把旅遊業視為支柱及策略行業,用盡各種活動、宣傳吸引旅客,但仍未能令旅業由盛及興。到底香港是否已失去昔日的吸引力?
據去年9月發表的《世界旅遊城市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2年世界旅遊城市發展前20名排行榜中,中國有3個城市上榜,分別是北京(排第七)、上海(第八)和香港(第九),顯示在旅業方面,香港仍有相當高的競爭力(該報告由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研究撰寫,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東京、洛杉磯)。
從排名可見,香港吸引力無明顯減退,主要問題反而是旅業的經濟效益沒有提升。換句話說,旅遊業應該由追求數量(旅客人次)改為提高質量,包括提升服務,以及提高旅客尤其內地客在港的個人消費額。
要提高內地客的平均消費,應提高商務客比例。據過去10多年的訪港過夜客中,商務客佔比由2003年31%,減至2019年13%。中華廠商聯合會在2021年報告內提出應該跟中央磋商,繼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進博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海南消博會)後,由香港主辦第三個面向內地消費市場的國際高端商品博覽會,吸引內地商家來港採購,也吸引更多商務客來港。這建議務實可行,值得特區政府參考。
北上消費熱潮令香港的購物天堂、美食天堂等傳統優勢大大失色,兩地價格差加上內地服務業水平突飛猛進,本港在購物和美食方面的競爭力都大不如前,而且很難回復過去盛况!香港要保持吸引力,必須彰顯「香港有、內地冇」的特色;政府籌劃的盛事,也應該有更多跟內地城市不同的賣點。其中跑馬是香港獨有;西方藝術、文化、流行時尚,香港都有更大自由度去策展、推廣。這些都是香港可做,而其他內地城市不容易做的。
煙火表演廟街市集 怎能增加吸引力
我曾建議的大灣區足球聯賽,以有別於內地足球管理體制、更多引進外國球員、提拔更多優秀青訓新秀,擺脫黑腐的內地足球制度,肯定可吸引內地球迷來港觀賽;而且足球聯賽長做長有,像七人國際欖球賽,可成為香港旅遊另一特色。
香港吸引力仍在,但優勢已經不多。我們毋須過度憂慮,唯做法一定要有新思維、要大膽創新。仍然守住廟街,或只懂放煙火,又怎能增加香港吸引力?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