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忽然不由自主地抽搐,也是我們常說的抽筋,是一種強直性的肌肉痙攣現象。肌肉束會明顯變硬、感覺劇痛,雖然不至於妨礙活動,但仍會反覆抽搐數秒、數分鐘以至十數分鐘。肌肉痙攣通常出現的位置包括大腿股四頭肌、後側的膕旁肌,還有小腿腓腸肌,腳掌、手臂、小腹、肋骨兩側甚至臉部牙骹位肌肉也有可能。
肌肉痙攣有跡可尋嗎?
別以為肌肉過勞才會抽筋,原來很多個案都是晚間處於靜止狀態時(坐着或入睡),小腿肌肉就忽然抽搐。另一種情況是進行劇烈運動期間,肌肉因疲勞緊張而過度收縮,或者沒準備下做一些強烈動作,例如打噴嚏或者大笑。
現在還沒有找到一個完整的解釋。造成肌肉抽筋的原因很多,也可以在毫無先兆下發生。醫學界暫時知道銀髮族、孕婦,以及糖尿病、肝臟和甲狀線疾病患者比較容易抽筋,而肌肉長期維持緊張狀態也會增加機會,其中可能是負責固定關節的韌帶鬆弛或無力,造成周圍肌肉的代償,長久之下出現肌肉緊張疲勞和抽搐。也有專家認為是神經系統失控,不自覺地釋放干擾電流。
而體力活動引發的肌肉抽搐,可以了解成肌肉疲勞和脫水的其中一種反應,尤其常發生在馬拉松選手、三項鐵人賽、足球比賽和游泳活動。在烈日下進行運動,身體會排出大量汗水降溫,過程中身體可能頓失過多的鹽和電解礦物質,導致肌肉痙攣的出現。
電解質對人體運作必不可少
電解質對人體運作是必不可少。它是帶正或負離子的物質,在溶於水後可導電的化合物。導電功能在人體可以發揮什麼作用?心跳、肌肉收展、出汗、排尿…..簡直是包羅萬有。為什麼?因為細胞是利用電解質的導電功能傳遞電脈衝來互相溝通、協調,尤其是心臟和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內的細胞,使身體機能正常運作。此外,電解質有助平衡體內的PH值和不同地方的水分分布。
人體接近七成是水分,在均衡飲食下,正常身體內部會充滿電解質,供細胞使用。以下幾種都是我們在日常食物中能夠攝取的電解質:
- 鈉(Na+):食鹽(氯化鈉)是氯和鈉的化合物,太高的鈉水平使人疲倦、噁心、抽筋,太低會頭暈或走路失平衡;
- 鉀(K+):鉀離子有助排走多餘的鈉,所以有助穩定血壓,更能保持心臟活躍。鉀量低會出現疲倦、消化不良、焦慮失眠等;
- 鎂(Mg2+):除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外,對肌肉功能有重要作用,高鎂量容易四肢無力、緊張或嗜睡,太低會痙攣、食欲不振、眼球震顫;
- 鈣(Na+):對骨骼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對肌肉也有一定影響,太高容易出現乏力抽筋嘔吐。肌肉缺鈣容易出現抽筋、痙攣、肢體麻木等。
總括而言,鈉和鈣負責幫助細胞和神經控制肌肉收縮,而鉀和鎂則控制鬆弛,由此可見電解質對肌肉痙攣有一定的影響,在身體水分不足的時候,可供使用的電解質自然減少(細胞不能吸收未被溶解的礦物質)。
有什麼藥物 可以即時停止抽筋?
暫時還沒有可以即時停止抽筋的藥物,運動用的冷凍噴霧劑可以減輕強烈的抽搐感,但除此之外,大家只能在外施加對抗力,拉伸和按摩正在收縮中的肌肉,這些都是在球類比賽時常見的畫面。還有一點,如果是腳部抽筋,可以走的話就不要坐着,幫助加強血液循環。
我們沒有需要特別預防和根治肌肉痙攣,因為根本無法預測什麼情況下會抽筋。唯針對上述提到的常見患者,還是可根據誘發病因進行或避免一些活動:
- 提醒自己多喝水,尤其天熱多汗的時候,不要待到口乾時才去補充水分
- 可選擇一些補充電解質的飲品,但要適量飲用,避免攝取過多糖分
- 每天都進行一些伸展運動,幫助維持肌肉長度和彈性,到了要伸長的時候,就不會因太緊而抽搐
- 留意天氣報告,避免在炎熱警告下進行戶外活動
- 一天辛勞工作後,飯後可散步放鬆精神,在睡前為手腳做10分鐘的按摩和拉伸,有助減少夜間抽筋
- 嚴重或過度重覆的肌肉痙攣,影響日間活動和入睡,醫生或會處方維他命或肌肉鬆弛劑
彭俊耀簡介: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聖公會福利局轄下診所高級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永久會員;曾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20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學士、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物理治療健康科學博士。曾於多份國際期刊出版文章,議題包括超聲導航幹針、老年膝關節退化和三維立體動作分析,以及多次受邀於醫院管理局大會、澳洲睡眠質素會議及亞太復康會議中演講。